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詹钘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随着代驾行业迅猛发展,不少“黑代驾”没有收费标准、漫天要价,引发不少消费者诟病。在网络上,不少代驾计价平台泛滥,降低了代驾从业门槛。不少APP界面制作精良,媲美一些大型代驾平台界面,让私家车主误认为是正规代驾平台,从而“自愿”接受高昂的价格。
近日,为规范代驾行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关于规范代驾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函》,告诫代驾司机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相关部门提醒私家车主,尽量通过大型代驾平台使用代驾服务。
5公里收了70元代驾费
5日当天,是陈女士第一次使用代驾服务。
那天晚上8点多,陈女士刚刚从一家酒楼吃完饭出来。她走到武昌临江大道四马路口,随手在街边招了一个穿背心戴头盔的代驾,然后给了他钥匙就上车了。
“当时手机也没下载代驾平台,天气又比较冷,所以就近找了代驾。”
让陈女士没想到的是,十来分钟的路,行程就5公里左右,最后付款一算70元。陈女士记得,当时是直接付款给对方的个人微信收付款二维码。付钱时,陈女士只是觉得代驾“太贵了”,隔天跟同事聊起时才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黑代驾”。
后来,陈女士自己查询了某大型代驾平台的费用标准,发现晚7点到10点时间段内,7公里起步价为29元,之后里程费每超出1公里,加收5元钱。10公里路程费用不会超过50元。
市民金先生在元旦假期同样遭遇了这种情况,“我当时说在平台下单,代驾说他自己向平台‘报单’是一样的计费,最后到达目的地了,他还是多收了我30元钱。”
记者了解到,价格不透明,只是众多代驾乱象其中的一种;也有不少私家车主在网络上爆料,还有一些“黑代驾”相互串通,通过联合操纵市场来制定价格。
不少计价软件成“黑代驾”帮凶
如果不经过代驾平台接单,“黑代驾”是如何让计费变得“规范”且“合理”的呢?
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代驾专用的计价APP,可以随意下载。使用这些APP,就可以绕过代驾平台但同样按照车辆行驶轨迹和里程来计费。不同的是,起步价格和每公里价格是由代驾司机来自由设定。
在安卓市场内,记者就发现一款“代价计价器”,其安装次数已经超过15万次。记者下载发现,该款APP内置多种计价的模板,还有纠偏、可选比例等多种功能。
在其宣传页面,明确写着“计费自由”的字样。在该APP页面内,计费模板由使用者自行编辑。页面的时间段、起步价、起步里程,以及免费等待时间所需金额、返程计费标准等都由使用者本人随意更改和设定。
“界面专业,增加乘客信任度”也成为这类APP的卖点。有使用者描述使用感受称:“页面如果做的跟e代驾一样就好了。”
记者了解到,一般通过大型平台注册的司机,比如滴滴代驾司机,对年龄、获得驾照的时间、身份证、驾驶证扣分情况都有严格要求,以确保私家车主的安全,规范收费标准。
但记者在使用这些计价APP发现,个人登录和进入只需要手机号码,不需要任何身份认证,即可开始行程并计费。这种绕过平台开单的方式,让这些“黑代驾”真正成为监管真空。
防黑代驾最好在大平台下单
为了进一步规范代驾市场秩序,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向代驾从业者提出了告诫。
相关部门告诫代驾服务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或平台依法公示收费项目、内容、标准、投诉电话等信息;个人从业者提供代驾服务前,应明确告知服务内容、价格等,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未尽告知义务、单方面收取费用。
同时,不得低标价高结算,不得趁人之危乱收费用,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哄抬价格等。并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交易相对人接受代驾服务。
省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代驾市场价格巡查检查和舆情监测力度,及时受理、快速办理价格投诉举报,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并纳入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寻找代驾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下单,因为这些平台都有司机的备案信息;
同时,尽量不要找酒店门口招揽生意的代驾司机,即使找了,也要查看对方驾照、并留下对方联系方式,留作备用。
另外,如果有意识不清醒、醉酒的车主找代驾,最好旁边有一名较为清醒的同伴陪同,以确保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000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