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声鼎沸到鸦雀无声需要多久?
医药行业告诉我们,这只需要两个小时。
昨天收盘后,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沉浸在大涨欢快中。
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普遍超预期、医药行业估值历史最低的双重因素下,不少投资者觉得医药行业有可能迎来底部反转。
但昨天下午,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
角膜塑形镜(OK镜)赫然在列。
截至今天收盘,相关公司欧普康视、爱尔眼科、爱博医药公司股价分别下跌:-20.00%、-13.08%、-5.76%。
昨天文章后台有投资者留言,还是没太get到预期差的含义。
2021年11月底,爱尔眼科披露的调研活动记录显示,对于“如何看待OK镜集采的可能性”的问题,爱尔眼科彼时回应称,“集采是要占用医保的,我们认为OK镜不会集采”。
这就是预期差。
那些OK镜“概念基”们
不只是普通投资者,这波预期差也击中了不少机构的软肋。
为了让大家及时看到基金最新的持仓数据,我直接拿到了韭圈儿牛股选基功能的后台数据。
截至2022Q3,对于爱尔眼科、欧普康视、爱博医药合计持仓比例超过10%的基金产品超过40只。
其中不乏一些持有人基数较大的基金产品。
比如基金规模30亿左右的南方医药保健A,易方达医药保健,截至2022H1,这两只基金的持有人户数分别超过30万户、20万户。
如果在读者中,有人持有以上这些基金产品,那么我的建议是不要看晚上更新的净值。
不再看好OK镜前景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赎回基金份额。
觉得这些公司能够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平稳过度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忘记账户密码。
不要怀疑效果,因为我每次踩雷时都是这样做的。
从长坡厚雪到快进快出
说起医药,主流的声音通常都是长坡后雪,长期回报。
但对于长期投资的说法,基民好像并不买单。
在我的基金账本里面一直放着规模最大的10只基金,观察这些“大而美”的基金会有什么表现。
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医药行业基金是中欧医药健康混合。
截至2022Q3基金A类份额规模约280亿元,C类份额规模约330亿元。
基民在这两只基金上的换手率分别为27.83%、44.49%。
(换手率计算方法为基金三季度申购赎回总份额除以基金二季度末的份额)
对于C类份额来说,投资者本来就将其当做短期投资的工具,换手率高也还算合理。
但相比其他A类份额基金,中欧医药健康混合的换手率水平同样大幅超过同规模下其他A类份额基金。
甚至比半导体战斗机诺安成长混合的换手率还高。
数据不会说谎,比起长期持有,短期搏反弹或许已经成为医药投资者的新选择。
从长坡厚雪到快进快出,原来曾被北落钦点的男神也会变身渣男。
信心比黄金珍贵
兴证策略对公募基金2022Q3股票持仓的行业分布做了一个统计:
公募基金三季度对于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的配置比例环比下降-0.89%,三季度,基金行业依然在减仓医药行业。
同时,配置医药生物行业的历史分位数仅为40%。
虽然医药行业的估值在不断刷新低点,但公募基金也依然在削减医药行业的仓位占比。
对于医药行业,机构呈现出偏观望的态度。
他们在等什么呢?
也许是等待集采政策的边际缓和,也许是等待产品降价后公司的业绩确认。
或者又如我们的读者所讲,在等待困境中的市场信心。
在这个阶段,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或许,交给时间
现在的医药还值得坚守吗?
我想举一个例子。
熟悉医药器械行业的投资者应该知道春立医药这家公司,之前在港股上市,最近回归A股的科创板。
这家公司应该算是2020年以来第一批被集采波及到的公司。
春立医药港股的股价也一度从2020年年中的60港币跌到了8港币。
在最近一波医药的反弹中,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春立医药的股价涨幅都在1倍左右。
除春立医药之外,其余骨科耗材公司如威高骨科的涨幅也都在1倍左右。
或者我们可以看看2018年,当时改革完善的集采政策第一次推广出来,医药行业同样遭遇了恐慌下跌。
但随着相关公司的业绩落地,时间终究是消化掉了政策面的利空。
今天不仅是医药,1400的茅台也是找事情。
要不要抄底医药,要不要珍惜1400的茅台,要不要勇敢地追新能源?
2022年还剩最后2个月,可以好好想想。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003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