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召开中,牵动着我们亿万人民的心呀。毕竟每出台一项政策,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我们。
此前,侠女在文中有写“
金融与风险并存
”。
现在,侠女写下下半句“
政策是金融的导向
”。
投资不是简单地将钱“挂”出去就行,
既要了解、警惕风险,也要关心、读懂政策。
2019年的金融环境不会比2018年更差,但也不会太乐观,
会更复杂
。
2019年或将成为现存P2P平台生死存亡的重要转折点,出路也只有三条:
继续努力备案、寻求转型机会、清退出局
。
01
对于备案,侠女的观点仍同以往一样,备案大概率会延期,2019年落地的可能性较小。
原因有以下几点:
1.着眼大局,金融领域依然复杂。
在本次两会工作报告中并没有提及互金,但是却重点指出目前金融领域的重大风险,包括传统的金融领域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因此,
目前以及未来,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依然在化解风险上。
2.网贷行业依旧龙蛇混杂,风险仍然较大
。
网贷行业从兴起,到野蛮生长,注定行业内部的不稳定。去年雷潮虽剔除了大部分搞庞氏骗局、假标自融、资金池的平台,但还有部分还在角落中变态生长。
现存的近千家平台中,还存在风控不力、拆标、期限错配等问题,平台实力更是参差不齐,行业仍处在混乱时期。
3.最重要的一点,在现阶段监管不可能为平台背书。
一方面,备案相当于监管认可平台所有资格,平台的系列条件也都达到了监管要求,一旦平台出现问题,就会落下监管不力,引发更大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现存平台有上千家,如果在没有很好解决方案的前提下,让大部分平台通过备案,即加大监管难度,也降低了备案平台的含金量,是不合理的;让少数优质平台备案,业内人士预估的100家以内甚至更少,侠女认为这是监管最后想要的,但目前不会给出。因为,有了就意味着就有合规与不合规的区分,势必会掀起挤兑潮,踩踏之的悲剧可能更胜于去年的雷潮。
当下还唯备案选选平台的出借人,因该将关注点转向平台的背景、合规意愿、资产端等上。
02
对于转型,侠女的观点是P2P行业的未来依旧可期,网贷平台公司要想获取更强的竞争力,更壮大、更长久发展,就得不断寻求其他突破口。
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政策越来越明朗,P2P行业是有未来的。
首先,互联网金融是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在央行的研究报告与官媒对P2P依然是肯定的态度。其次,P2P行业归银保监会管,有明确的上级部门,监管政策的相继出台,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优胜劣汰,胜者为王。
2.监管为网贷平台提供了一条“转向”出路。
对于正常运营机构,175号文提出开展合规检查、严格执行双降、开展集中信息披露等要求,
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转型意味着网络小贷不再是信息中介而是信用中介,其监管展业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1)网络小贷公司
网络小贷公司准入门槛较高,对主发起人、注册资本、高管团队都有较高要求。2017年11月,监管层冻结了网络小贷公司的设立,至今仍未解冻。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5家在运营平台通过主体或关联公司/集团获得网络小贷牌照:
宜人贷、博金贷、网信普惠、银湖网、人人贷、信而富、积木盒子、微贷网、51人品、和信贷、团贷网、搜易贷、开鑫贷、点融、你我贷、挖财、翼龙贷、T金所、宇商有财、恒大金服、简理财、盈盈金科、民贷天下、海融易、浩森金融。
此外,也有一些平台关联的公司或集团旗下拥有其他金融牌照,比如陆金服母公司平台集团就坐拥牌照帝国,几乎拥有所有的金融牌照;网信普惠的股东网信集团持有基金代销牌照、保险经纪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等。
2)助贷机构
助贷机构早已进入强监管时代。
早在2017年,监管就要求:“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
目前,助贷机构们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为:
助贷机构-第三方担保-银行
,第三方担保机构主要指保险公司、融资担保公司(须有地方经营许可证)。
当然合作都需要成本的,融资担保公司一般会收取1-2个点的费用。如此算来,如果平台有转型助贷的想法,又不想在第三方担保上付出太大的成本,那么一张融资担保牌照可能是很有用的,当然也是不好拿的。
综合来看,有金融牌照的公司无疑多了一条路,但有牌照并不代表一定要转型,转型不也不一定要牌照。不过或说回来,转型对于不少平台来说都不是易事,都是需要成本。
03
对于清退,侠女的观点是清退或将是行业的主基调。
原因有以下几点:
1.监管部门对防范金融风险的态度坚决。
两会前,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继续严厉整治规范网络借贷等银行体系之外的金融活动,特别是要继续严厉打击整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非法社会集资等。年前175号文,对P2P的政策主基调是:
能退尽退,应关尽关。所以今年的主基调大概率为清退。
2.监管在行动,从待收规模小的问题平台到线下理财平台。
从去年年底,侠女就在文中提到远离待收规模低于5亿的平台。后台回复“小平台”获取名单。
今年,我们不仅要警惕小规模平台更要小心线下理财平台
。
这两周,两个百亿级平台之死(信和财富、冠群驰骋),就是最大的警铃。
早在2016年,银监会等四部就明确要求:
P2P平台不能在线下门店等物理场所募集资金
。线下理财不仅不合规,其最大的风险点就是
无透明度,资金去向不明。
侠女对线下理财平台做了简单整理,供大家参考。除了已爆雷的合盘金服、e租宝、善林金融、国金宝、人众金服等外,现存的有问题、需警惕的线下理财平台还有:
东方银谷(对应平台:银谷在线、云钱袋)、证大财富(捞财宝)、恒昌(恒易融、恒慧融、多乐融)、捷越联合(向上金服、向前金服)、开元金融(轻易贷)、普信资产(普惠家)、华夏信财(花虾金融、华夏信财)、泰然金融、红上财富(红小宝)、中金亿信(亿信宝)。
大浪淘沙,需要察亮眼睛!!!
PS:
2019年,P2P网贷出借人的隐性门槛将伴随着行业的洗牌而变相提升:留下群体拥有较多资金,能够接受较低的年化收益率,同时拥有较好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会因为行业的持续清退而产生较大的心态波动。
“合格出借人”的洗牌期,或将就此来临,你做好准备了吗?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007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