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期权推出预期渐升温
人民币期权推出预期渐升温 更新时间:2010-12-17 7:47:40 为汇兑损失犯愁的人最近会眼前一亮。因为隐遁四年之后,人民币期权产品可能又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据彭博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已征求部分银行的看法,人民币期权交易最快可能在两个月内推出。人民币期权是以人民币为标的的一种货币期权,是指期权购买者以一定的费用获得在一定的时间点或时期内按交易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货币的权利的交易。该交易旨在防止银行和企业的盈利因外汇风险而受损。 明年上半年推场外交易? “估计快了吧,据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了,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可能性较高,具体哪个月还不清楚。”一家国有大行的内部人士向记者称。他表示,目前人民币期权产品的具体细节,如准入机构、推出方式等,都不是很明确,但该产品的推出势必为市场多提供一个规避汇兑风险的工具。 长期以来,由于人民币期权的缺席,我国银行间的避险工具主要是人民币远期交易,还有商业银行为贸易企业提供的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交易。虽然2007年外管局曾有意酝酿顺势推出针对企业客户的人民币期权交易,但后来又因为金融危机等因素而暂停。某外汇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人民币期权产品肯定会拓宽对冲汇兑风险的渠道,但关键还要看企业和投资者是否具备控制风险的能力,当初没有急切推出,可能也是因为担心市场的投机成分太多。” 对于明年可能将推出的人民币期权产品,该负责人认为,新产品或许将采取场外交易的方式,这与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人民币期权产品不同。CME于2006年在Globex电子交易系统上推出了人民币外汇期货、期权交易,目前有三个人民币期货交易品种,分别是人民币兑欧元、美元及日元。 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与人民币汇率相关的企业,包括进出口公司、在中美间经营贸易的加工业公司、投资中国证券的管理基金和公司。此外,有意对汇率波动进行对冲或投机的企业或实体,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对冲基金、套利者、自营交易商和个人投资者,均是该市场的潜在“玩家”。内地某家期货经纪商驻香港公司的一位人士称,CME采用的是做市商制度,而在我国期货衍生品市场采用最多的则是撮合机制,未来人民币期权产品的交易机制也不明朗。 新产品恐遭遇“流动性尴尬” 虽然我国本土的人民币期权交易还未诞生,但从它在CME市场的“前辈们”的发展看,新产品的成长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有买无卖,成交低得可怜。”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评价CME人民币期权的成交。 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三年的快速升值,度过了2008年年中至2010年6月的稳定期后,今年汇改的重启再次令人民币升值加速。过去将近半年时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6.82一路下滑到目前的6.65附近。而因为人民币汇改的继续和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巨大差异,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将继续相对美元大幅升值。这种“大众化”的预期让市场天然缺乏作为期权卖方的“冤家”,因为人民币期权的卖方所承担的风险要远远高于期权的买方,理论上期权卖方所承担的损失是无限的,而买方所承担的损失仅仅局限于自己所交纳的权利金。境外一家券商的市场总监表示:“CME的人民币期货都几乎无交易量,更别说期权了。” 而记者昨日也从CME官网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期货、期权的成交上看到,截至发稿,许多月份合约的成交手数竟是个位数。很难相信,这样的成交还是出自一个有做市商制度的市场,这不禁让人对酝酿中的“国产”人民币期权交易暗暗担心。毕竟,一个缺乏流动性的市场难以满足企业套期保值的需求。内地期货公司驻香港分支机构的一位人士称,像CME市场这样的人民币期权产品“极不活跃”,一般投资者难以通过它来规避汇兑风险。而按照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速度看,年增长不过3%~5%,一些大资金海外投资的回报可以覆盖这部分汇兑的损失。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29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