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新四万亿而是体量更大的新基建
2020年夏天来临时,中国经济可以期待一个强劲的反弹么?我们注意到各省区在复工复产进程中释放的信号,大投资大项目被寄予厚望,以至于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也开始被市场更多地讨论。一个猜想是,投资会像2008年、2009年那样扮演“关键先生”,将2020年的中国经济强力拉回正常的增长轨道么?
没错,投资很重要。稳投资仍然是稳增长的关键。不过我们相信,不会有类似2008那样的投资刺激计划,不会有新的 “四万亿”。要知道2008年时,中国经济总量不过30万亿,如今是逼近100万亿级的体量。如果靠强投资拉动经济,中国需要的弹药量强度有多大,需要匹配多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我们预期,即使出于稳经济的考量,中国不得不适当加杠杆,也必然是审慎和克制的,会顾忌仍在以各种方式扩张的地方债务。
更何况,就经济结构而言,2020年与2008年也不可简单做比。据测算,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分别比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高26.6和46.8个百分点。回想2008年时,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不过30%。毋庸置疑,消费才是今天中国经济的“关键先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拉动消费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这并不表示我们不看重投资。实际上,投资在经济战疫中扮演的角色很可能超过大部分人的预期。然而放在2020年的经济大局中,投资的内涵绝非“铁公鸡”等传统领域可以涵盖。行业停摆和企业的危机反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民“在线”试验。无论外卖、在线教育、医疗、还是新零售、智能工厂,不能不说,若非这些年中国持续投资于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面对今天的疫情,中国经济会少很多选择,中国企业也可能更多损失。
对相当多的企业来说,疫情会成为一道分水岭。无论他们身处传统行业或者已经是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他们将重塑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这是看得到的现实。不管是否愿意,适应或者不适应,疫情以极端的方式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在线”进程。这意味着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还可能包括对基于智能、互联和新能源的城际交通、物流和新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潜力。单纯从投资体量上看,它们比市场期望的新“四万亿”庞大得多。
而从中国互联网经济勃兴的历史来看,必须理解,跟过往的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的模式不同,相当一部分新基建项目是市场驱动的,或者说,这是市场和政府合力的结果。政府以开放的心态允许市场在更大的空间里试错,民间投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若非那么多的资本前赴后继寻求风口,中国大概不会拥有体量庞大且仍在快速扩张的互联网经济,不会将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发挥到极致。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中国经济的整体“在线”,就是以新基础设施为底层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生态。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和企业将面对更多未知,这不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需要大胆创新和不断试错。我们相信,市场会在这样的投资中承担更多,也只有市场才能把这样的投资做好。政府要做的是退后一步,创造条件让市场放手去做。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92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