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李海超:积极稳妥推进汇率类期货新产品供给
“从2010年4月16日发展至2020年10月底,金融期货市场累计成交11.8亿手、1117.2万亿元……”
11月28日,在南方财经国际论坛现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海超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自2010年4月国内首个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国内金融期货市场历经十年发展,产品供给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至今,中金所已上市权益类、利率类两条产品线,共7个金融期货、期权品种,包括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三个股指期货产品,2年期、5年期、10年期三个国债期货产品和沪深300一个股指期权产品。
未来,汇率类期货亦有望在上述金融期货产品稳定、成熟运行的基础上,择机推出。
李海超指出,中金所将围绕“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重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股指类、利率类、汇率类期货、期权新产品供给,努力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与金融市场发展进程相匹配、与资本市场改革需要相配套的国内风险管理供需市场。
届时,国内金融期货市场的基础“拼图”,将得以通过利率期货予以补全。
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往十年间,中金所推出的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产品已经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
仅以推出时间最早、运行最成熟的股指期货为例,李海超便提及了三项证券市场的明显改变。
其一,股指期货上市以来,避险作用逐步展开,对冲成效逐渐显现,套保效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推动股市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对比股指期货上市前后,股市年化波动率、日间波动率、日内振幅、大涨大跌天数都显著减少。
其二,股指期货避险机制的建立,促进共同基金、私募基金等吸纳社会资金,为股票市场融资提供支持。截至2019年底,跟踪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指数的基金规模分别比对应股指期货上市时增长288.4%、22.6%和45.7%。
其三,作为基础衍生品,股指期货上市催生了许多新策略、新交易和新机会,提升了市场交易技术和竞争技巧,支持金融机构新型业务发展、推动产品创新、促进新策略运用,既激发了市场财富效应、提升了市场活力,也进一步深化了市场机构化进程。
在此基础上推出的股指期权产品,则为市场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使投资者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保留持有股票现货收益的机会,有助于构建和实现更多样化的交易策略。
尤其是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境内股票市场波动加大,沪深300股指期权在自身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有效发挥了“保险”功能。
另一方面,股指期权还为监管决策部门研判风险提供积极支持。由股指期权交易信息编制的波动率指数能有效反映市场情绪。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的央行多用此研判市场风险、服务金融体系监测工作。从沪深300股指期权上市以来的实践看,其对应的波动率指数行情变化较为有效,为观察市场情绪提供了参考指标。”李海超指出。
他还表示,未来中金所将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构建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金融期货市场交易、监管新模式。健全金融期货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优化规则制度体系,优化合约规则,完善交易机制,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前瞻性、开放性。
此外,发挥市场“合力”,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商业银行及保险资金更加充分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进一步优化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金融期货政策。
积极服务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稳步推进金融期货市场高水平开放,坚持与股票、债券等现货市场对外开放相协调的原则,拓宽国际投资者运用金融期货的渠道。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209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