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医疗用品器械之欢vs药物之殇

最近,刚追完《人民的名义》的笔者转战《外科风云》,被靳东那张满是皱纹的大饼脸迷的不要不要的,而剧中贯穿始终的最大矛盾点就在于医生们对医疗用品的采用问题上的分歧,这引发了笔者的好奇,于是就对目前我国的医疗用品进行了一番了解。看完后笔者发现,目前我国的这一领域有值得骄傲的成绩,也有亟需解决的问题。

喜:国产医疗器械实现进口替代

五一假期过后,国家各部门抓紧不断发出政策红利,各大医疗器械企业更是不断响应国家的号召,频频发布研究新成果,着实为我国医械本土化打开一片新天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了三款创新新品:“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可变角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三款产品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对人类的生命健康的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4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省威海市考察时到了威高集团,明确表示,医疗健康产业目前占我国产业比重不足,要把其做成支柱产业。近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两大栏目接连聚焦国产医疗器械,说起来,这也是央视再次将视线集中瞄向医疗器械行业,不过与去年底曝光药械回扣现象、炮轰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力挺宁波式耗材降价模式不同的是,此次央视重点的关注对象是国产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创新及市场推广问题。呼吁相关部门破除医保政策障碍,也加快审批,让更多的患者更快、更早地享受到新技术治疗。

忧:原料药价“上天” 成品药价“入地”

为什么破伤风抗毒素、葡萄糖注射液这些为人熟知的药物会因为企业“断供”被标注为“急(抢)救药品”?为什么福建、辽宁、宁夏、甘肃等多个省份曾公开点名药企存在中标不供货的情况?

药企供应药品不及时或者未供货主要有两部分原因:第一,生产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涨幅过大;第二,原料药被垄断现象严重。药品采购中标价格理论上很科学,参考标准有周边重点省市的平均价、入市价和议价,但由于药品的经济活动有滞后性,中标价格参照的往往是过去四五年的数据,但生产成本、尤其是原材料的成本却是逐年上涨甚至翻番。再加上新版GMP标准认证、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影响,企业对车间、产品的升级改造,也推动了药品成本上升。

虽然国家表现出对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的强势态度,但部分原料药涨价势头仍然较猛,原料药价格飙涨导致上游企业供需紧张日益严重。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10月――2013年5月,“信龙去痱水”主要原料麝香草酚的价格从275元/公斤涨到8808元/公斤,涨价32倍;地高辛片原料药从2014年9月的7.5万元/公斤逐步上涨至2015年1月时的40万元/公斤,半年上涨5倍。以印度企业生产的多潘立酮原料药为例,全国只有两个进口独家经销商,价格在两年间从900元/公斤一路涨到7000元/公斤。原料药涨价和招标降价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双重挤压”,让企业倍感受伤,最终只能导致部分药品断供。

面对医疗用品的喜与忧,我们在不断发展先进的医疗器械造福病患的同时,也要对常用药的基本保障上上心,“一方面政策进行调整,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就可能激活药企的生产积极性,在制定合理价格背景下,市场拥有更多的药物保障和选择;罕见药则意味受众群本身就‘罕见’,且每年都扩容不了多少新患者,这种情况下还应该由有关部门牵头进行企业定点供应、给予相应的生产补助或税收优惠等,或建立相关药物储备机制,否则依然可能面临没有企业问津的现象。”

手指动作捕捉服务

虚拟教学

动作捕捉系统

全身动作捕捉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422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医疗治病人工智能解决什么问题
下一篇: 【推荐】医疗领域成人工智能的必争之地国产医疗机器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