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指令需要思考的细胞

机械式指令需要“思考的细胞”

机械式指令需要“思考的细胞” 更新时间:2011-3-18 11:15:57   一场发生在日本的9级地震令人触目惊心,而日本股市单日下跌逾10%对投资者而言可谓另一场强震。15日,日本股市正常开业,慌了神的投资者不顾一切地抛售所持仓位。

此刻,无论是技术派还是价值派,眼里只见不断加大的跌幅,个股基本面全然被抛之脑后。事实再次证明,冲动是魔鬼!暴跌后的第二日,也就是16日,日本股市大幅反弹超过5%。市场总以自己的方式教育投资者:15日的非理性抛售指令属于冲动的产物,未经过“思考的细胞”过滤。

拜新科技所赐,股票交易从发出指令到成交的最短时间,已经从毫秒进步到百万分之一秒,甚至到十亿分之一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是“一瞬间的事”。交易已经变得越来越疯狂,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根据海外媒体统计的数据,1940年美国投资人持股时间约为7年。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数字变动不大,到1987年这个数字已经跌到2年;到2000年,甚至不到一年;2007年则不超过7个月。

科技进步让交易变得简单,但这也催生了“机械式交易”的风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交易股票,投资者是否充分考量了既定决策。一味跟风、“恐慌性卖出”的投资者早已抛弃了“长线是金”的信条。

美银美林研究标准普尔500指数得出的结论显示,1960年以来,共有29个年份标普500指数至少有一天的跌幅在2.5%或更高。恐慌卖出的策略只在其中的6年表现优于大盘。

投资者的普遍做法是,遇到大盘暴跌便跟风卖出持股,且至少20个交易日内都在场外观望,只有在收复原先的跌幅后才再度进场。但这未必代表投资者选择观望就能取得更多收益。投资人倾向卖出股票,再以更低的价格买入。问题在于所谓“更低的价格”很难把握,历史反复证明,市场最糟的日子总是十分接近最好的日子。

股市有两个核心功能,一是帮助需要资金的企业在股市筹资,二是帮助中小投资在股市中寻求不错的回报率。面对不断进步的科技,股市却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去年5月6日,美国当地时间下午2点42分到2点47分之间,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瞬间跌至9869.62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98.5点。截至收盘,美股三大股指跌幅超过3%。大多数人都认为,“高频交易”是这场瞬间重挫的罪人。

当然,科技进步并非坏事。投资者若能在抛出股票前,静下心来赶走心魔,以理智抵御抛售的恐惧,或许能收益更多。如果无法做到,倒不如去赛车场转一圈,或是去蹦个极。毕竟,下指令的速度和股市的收益率不能完全画上等号。

百科

头条信息

数字藏品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44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机械制造在产业升级驱动下向高端转型
下一篇: 机械股产业升级孕育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