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中国人民银行与美联储独立性,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与美联储独立性差异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美联储是私人开的吗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历史四位美联储前主席呼吁: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你怎么看?2020年美联储换人季,会对美国货币政策形成什么样的影响?美联储是私人开的吗美联储的成员银行是私人银行,但它并不是私人开的。实际上,美联储是由美国政府设立的,其权力和职责由美国政府授权和监管。美联储的最高领导机构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该委员会由七名来自美联储内部的官员和五名来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组成。此外,美联储的主席和其他高级官员都是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过参议院的确认。因此,尽管成员银行是私人银行,但美联储本身是由政府设立和管理的公共机构。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历史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成立以来所制定的货币政策其实是货币政策工具变化以及技术演变的过程。美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七个重要的阶段,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也从单一的目标演变为多重目标。目前美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同时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本文主要回顾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美联储成立之初:以贴现率为政策目标
美联储成立之初,《联邦储备法》规定,美联储要“提供富有弹性的通货,提供商业票据再贴现,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以及其他目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最早美联储货币政策主要以调节贴现率来实现,在贴现过程中,美联储对抵押品有着严格的限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商业票据,以此避免货币的超发而引起通货膨胀。
可以说美联储成立之初货币政策的操作和目标是很单一的,《联邦储备法》没有赋予美联储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权力,公开市场操作虽然存在,但是重要性并不高。“一战”期间美国政府大量融资,战后美国货币供应大幅上升,通货膨胀压力不断上升,从战前的2%大幅飙升至20.7%,但是当时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没能有效控制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
大萧条时期:调整准备金以及重视公开市场操作
“一战”结束后,美联储独立性得到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的影响开始受到美联储的重视,促进国内稳定发展,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不断出现,这些也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但是这一阶段美联储依旧较为保守,优柔寡断的货币政策和错误的决定没能有效抵御1929—1933年的大萧条。
一方面美联储没有降低利率刺激经济,为了防止资本外逃反而在1931年将利率从1.5%提高至3.5%;另一方面美联储未能及时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而是听任银行倒闭,最终使得美国银行倒闭潮席卷全国。
大萧条结束后,罗斯福上台,对美联储系统进行了大量改革,不仅赋予了美联储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权力,对会员银行的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还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此外,罗斯福还废除了金本位制度,金本位的废除,使得美联储打破了货币投放的束缚,货币供给开始大量增加,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
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以联邦基金利率为中介目标
这一时期美联储十分重视准备金的变动,并以货币市场上的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在操作上,美联储也开始进行国库券的买卖(公开市场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口红利的作用开始发挥,美国人口从1945年的1.4亿上升到1960年1.8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95%,相比战争时期有明显的提高。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美联储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保障就业上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使得美联储开始用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通胀风险也在日益加剧,美联储开始主动调整货币政策,上调联邦基金利率,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随着欧洲、日本潜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美国高端制造业优势消失使得美国潜在生产力开始下降,美国GDP不断回落,20世纪50、60年代平均增速达到4.2%,但是到了1971年降低为3.3%。总供给的收缩使得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再呈现反向关系,而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作为应对措施,美联储尝试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为主要手段,但最终效果甚微,通胀有增无减。
保罗·沃克尔时代: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
凯恩斯主义在滞涨时期的失效使得货币主义开始抬头,沃克尔当选美联储主席之后便宣布不再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操作目标,美联储开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当时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以M1为主,通过货币供应的减缩,通货膨胀逐渐回落。此后,随着美国金融创新和货币形式的变化,调控M1愈发难以满足美联储的调控目标,于是多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开始建立,调控目标也从M1逐渐转向M2。
格林斯潘时代:平衡通胀和经济增长
格林斯潘上台后认为随着美国金融创新和投资多样化的发展,M2与经济增长和通胀直接的相关性在不断下降。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联储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再次将调节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与20世纪70年代的中介目标不同的是,格林斯潘提出“中性”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利率避免过去刺激或抑制经济发展,同时保证低通胀能够伴随经济的发展。
在此期间,美国CPI在1%—5%之间波动,平均值为3.1%,美联储具有很强的的前瞻性,在CPI上行之前,美联储就通过加息的方式来平抑上升的通胀,这一阶段共进行了三轮加息,分别在1987—1990年、1995—2000年以及2005—2007年。而在此期间美国实际GDP平均增长率为3.2%,美联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此外,格林斯潘认为预期管理对于货币政策实现目标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美联储开始重视公开性以及与市场积极的沟通,对市场而言,货币政策的预测性有所提高。
伯南克时代: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利率走廊形成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将减少失业、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且通过非常规货币政策成功的阻止了危机进一步恶化。非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前瞻性指引,二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
前瞻性指引的目的,是引导公众相信美联储将长时间保持联邦基金利率的低水平。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是美联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过大而提供的额外支持,主要通过大规模购买国债、联邦机构债券和MBS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但是由于美联储大规模的资产购买,银行超额准备金大量增加,过剩的准备金使得危机前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联邦基金市场中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的货币政策框架。
于是在危机初期,美联储获得权力向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即超额存款准备金率(IOER),通过提高超额准备金付息率,美联储可以实现提升联邦资金利率达到目标区间的目的。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低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那么银行会选择将钱存放于美联储,而不是在市场上借出,因此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设立时本意是作为利率走廊的下限,而利率走廊的上限是美联储再贴现的利率。
但是美联储大规模资产的购买不仅向银行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非银机构也获得了足够的流动性,而美联储并不向非银机构支付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息,于是银行可以低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利率向非银机构借入资金,再存放于美联储进行套利,IOER作为利率走廊下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又创设了隔夜逆回购利率(ON?RRP),美联储逆回购的操作与国内是相反的,是美联储卖出高评级债券、向市场借入资金的行为。
与IOER不同的是ON?RRP适用的范围不仅限于银行,还包括主要交易商、货币基金和企业,在此背景下如果联邦基金利率低于逆回购利率,那么非银机构就会选择将钱借给美联储,最终使得市场资金紧张,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因此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IOER成为美国利率的上限,而ON?RRP成为利率下限,美联储利率走廊由此形成。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支持下,美国经济开始回暖,失业率开始降低。
耶伦时代:货币政策常规化
与前面两任美联储主席类似,耶伦也十分注重美联储的公开透明,同时她更加担忧失业增长可能带来的经济结果,但也相信美联储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能力,因此当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就业最大化、物价稳定和金融体系稳定。
为了防止量化宽松引起的通货膨胀,美联储时隔7年重启加息。2014年美国经济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随后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货币政策演变的启示:三个方面值得借鉴
美联储自成立以来,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中介不断发生变化,时至今日有三个方面值得借鉴:
首先,注重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上,推出了一系列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下滑的泥潭。
其次,注重加强对公众预期的引导。早期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由于过于保守和秘密,经常被市场诟病,格林斯潘上台后开始注重与市场的沟通,但是公开场合晦涩的文字和语言还是难以形成有效沟通,伯南克和耶伦进一步使美联储透明公开化,危机之后,FOMC的声明就开始包括对未来政策的预期引导。到目前为止,每次FOMC会议分记录都会在会议结束三周后向公众发布。
最后,货币政策需要加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合作。纵观美国货币政策历史,货币政策并非每一次都能积极发挥作用,20世纪8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效,相比起货币主义,供给派大力减税的财政政策才是美国经济从衰退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
此外,2008年金融危机后,虽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美国经济复苏依旧缓慢,通胀率也迟迟达不到目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单纯依靠货币政策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同发力。
四位美联储前主席呼吁:保持美联储的独立性,你怎么看?先对某些人的说法纠错。
第一,美国总统提名美联储主席,参议院批准。
第二,美国总统不可以解雇美联储主席
第二非常重要,它强调了美联储主席的中立性。
当年设立美联储的时候,为了防止总统操控美联储,特别把美联储的委员任期加长到14年,这14年可以直接超越总统任期,让总统不可操控。
这一届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期到2028年1月31日。
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为什么美联储独立那么重要美联储是有确切任务的,它需要制造货币,管理和规范银行业,执行货币政策,维持坚定支付系统,这是他的主要任务。
因此美联储不能有任何党派利益存在,一旦有了党派利益存在,美国会金融大乱。就像今天特朗普干涉美联储一样,四个美联储前主席,尤其是格林斯潘这种特别德高望重的主席都出来力挺美联储的独立性,说明美联储已经被美国总统严重威胁了。
美联储手握着美国的命脉,当它降息的时候,会释放流动性,加大货币供给,当它升息的时候,会收紧流动性,在这一降一升的空间,就给了美国总统巨大的操控性。
为何要这么说?
当美联储降息的时候,由于增加货币供给,实际上就是刺激经济,此时美国股市一般都会涨,此时美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美国人看到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会误以为这是总统的功劳,会投票继续选这任总统连任。
因此特朗普为什么那么希望美联储一直降息?美联储每一次降息,都是在给他的选票添砖加瓦,2020年大选马上就要到了,为了选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必须逼迫美联储降息。
问题来了:美联储应该降息吗?既然降息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美联储不一直降息,干脆降到零呢?
因为经济是需要正常运作的,而不是是依靠着货币政策强行刺激的。
这就跟一个好好的人一样,他有病的时候,你给他打点葡萄糖,这对他恢复健康有好处。
如果他没兵没灾的,你给他打葡萄糖呢?除了让他肥胖,血液粘稠,没有任何好处。
降息就好像打葡萄糖一样,在经济良好的时候刺激经济,会形成巨大的泡沫。
形成泡沫的结果最后会怎么样?
大家也看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泡沫一定是会破灭的。
这就是为什么四个美联储主席强烈要求维持美联储的独立性。
坏处这么多,为什么特朗普还要逼迫美联储呢?难道特朗普不知道这些弊病吗?错,他很清楚
这就是选举制度带来的问题,2020年美国就要大选,特朗普需要让全体美国人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美国,至少是表面上必须欣欣向荣。
而一旦特朗普选上了总统,哪怕美国经济突然出了问题,他也可以推卸责任----都是中国的错,都是俄罗斯的错,都是欧盟的错,都是美联储的错,都是国会的错。
反正不是我特朗普的错。
且他作为美国总统,他已经选上来了,难道还有谁能把他拉下来不成?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任,反正他也不追求第三任了。
但是他当上总统了啊,你能把他怎么样?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
2020年美联储换人季,会对美国货币政策形成什么样的影响?感谢邀请!
换掉一个委员,不会改变美联储的货币路径的。
其实,所谓的美联储换人季,完全不是一茬老委员全部翘人,一茬新委员上位这样的大换血,而是仅仅只有一个委员任期的结束,将由美国总统提名一个新的委员,并且由国会同意后进行补缺。
美联储委员会有7名委员,这7名委员的任期中间错开了两年;也就是说,一名委员的任期从2006年开始,下一名委员的任期就是从2008年开始,那么另一名的委员的任期就会从2010年开始。
在一个总统的任期内仅仅只有两名委员任期结束,也意味着在一个总统任期内,总统对于美联储的委员任命的权利仅限于两人。
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总统对于美联储人事组织的干涉,左右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性。
而美国的货币政策并非仅仅来自美联储,美国12家联邦银行的主席在货币政策也具备投票权,也会参与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制定中。因此,看似美联储是一个代表了美国意志的机构,但是美联储实质上仍然无法改变12家联邦银行的私有化性质,所以,美国的货币政策往往会掣肘于联邦银行的私有利益。
在更多的时间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其实是游走于美国意志和私营银行利益之间,如何获得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美联储的首要的责任。
按照特朗普的个人行事风格,如果美联储没有这样的人事制度,特朗普首先会炒掉鲍威尔美联储主席一职,然后会换掉那些在2019年仍然不支持降息的票委委员。
正是美联储的人事制度的完美性,挽救了美联储,并没有遭到特朗普的肆意蹂躏,也没有使总统愿景凌驾于美联储的政策前景之上。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联储基本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美联储7个执行委员,另外再加上12家联邦银行的主席,整个货币政策执行的体系相对完善。仅仅从投票的的角度上,完全能够形成充分的说服力和诚信。
而这样一个19人的票委团队,在今年只有一人任期结束,也就是将有一个新的委员加入。虽然他可能是不同阵营的人,要么是鹰牌,要么是鸽派,但对于美联储的已经成型的政策团队的影响不会太大;所以,他也不会改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路径。
在2019年,美联储已经开启的降息的政策通道,和美联储重新启动的购买资产负债,虽然预期上和特朗普的要求相去甚远,但是至少表现出的款流通和弱势美元的前景,都基本使特朗普的满意。
虽然,仅仅只有一个委员的任期结束,特朗普也会抓住这个机会的,他知道为自己的需求上一个双保险的意义。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464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