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丁A股明星标的处于估值上轨转战港股加仓内地蓝筹正当时

李一丁:A股明星标的处于估值上轨“转战”港股加仓内地蓝筹正当时

“港股整体上已经跌无可跌了。对比美股,港股的内地企业疫情控制得很好;对比A股,港股的估值也相对更便宜些。目前,我们在港股、A股和美股的权重占比大概在5:4:1。”

截至本周四,纳指和道指已接近受疫情影响回调前的高点,即使沪指也站上了2900点,然而恒指距离回调前的高点还差一大截。这是因为港股公司出现普遍的资产质量问题了吗?对此,本周接受《红周刊》专访的查理投资董事长李一丁指出,连续疲弱的港股已经见底了。因为从南下资金来看,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已流入港股2515.34亿元,约是同期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规模的2.95倍。他说,港股是他重点布局的市场,投资方向以港股与内地股为主。

港股、A股和美股投资权重分布为5:4:1

《红周刊》:道指和纳指在涨,沪指也有回升,但恒指表现疲弱,您会为港股市场担心吗?

李一丁:不担心。在美股市场,如疫情等不利因素掣肘其发展,这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巴菲特对此也表示了担心。目前来看,疫情的影响可能只是暴露了一部分,还有很多潜在的或者各种各样的事件正在发生。而港股却没有这样的风险,连续疲弱之后市场已经见底,尤其是经过将近两年的流动性危机以及疫情的突发影响后,港股的整体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很多港股内地股出现了很好的投资机会。

但“机会”需要精挑细选,尤其是在香港外部环境并不稳定的情况下。当然,这也不需要过度忧虑,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环境下,一个企业总是有价值的,它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就是价值。而且香港上市的内地股,股份是在投资人的手里。所以,从价值的角度来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毕竟港股整体上已经跌无可跌了。

《红周刊》:您为何把机会锁定在港股内地股身上?

李一丁:我们对香港本地股不太了解,香港本地企业受疫情等因素的冲击也较大,所以就选择了规避。而对于香港内地股,相比香港本地投资人、海外投资人,我们在投研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另外,港股内地股的市值大多相对较小,一些大的机构进不去,这对我们中小型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红周刊》:您觉得美股、A股和港股三个市场的投资机会是怎样的?

李一丁:这三个市场都有一定的机会。先来看美股,美国有一批创新型的优秀企业,它们的研发能力是要远超其他地区的公司的,这给企业提供了较深的护城河。当然,也要回避受疫情不利影响严重的企业。因为美国管理不当,疫情不仅对美国造成了伤害,对欧洲其他国家也形成了冲击。

再来看A股,A股现在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机构化趋势,“抱团取暖”的现象尤为明显,而明星股也成为众多机构的一致预期。所以我们看到,明星股目前普遍处于估值的上轨。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很高,即这些白马股继续跑赢市场。但是,什么时候泡沫会破我就不知道了。

最后是港股,对比美股的企业,港股的内地企业管理很好,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对比A股,港股的估值也相对更便宜一些。目前我们在港股、A股和美股的投资权重占比大概在5:4:1。

《红周刊》:我们了解到,您之前主要是投资A股,为什么“转战”港股呢?

李一丁:因为我们发现,A股整体的估值已经无法与企业价值匹配,更多的是受市场情绪影响,而判断市场情绪并不是我们擅长的。

我们更愿意通过计算企业的价值和价格的折扣来做出投资决策,这样分析之下,香港市场内地企业的折扣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价格更有吸引力的市场。现在看,这个逻辑还很适用。比如我们曾大约投入了10%的仓位买了一家港股内地股公司,10个月涨了大约7倍。当然,这个逻辑也适用A股,只是我们没找到这样的标的。

降低金融股仓位尽可能的保守

《红周刊》:南下资金不断增多、且超过北上资金规模的事实,似乎是在验证您的判断。

李一丁:因为A股一些好企业的估值已经比较高了,出于价值向更低估状态流动的理念,肯定是要去配一些港股通里面优质的公司,如金融、房地产等权重低估板块就是南下资金的主要流向。尤其是房地产板块,即使从企业债的市场来看,它的收益率也很高。但需要注意,这里面也有潜在风险。

《红周刊》:从外围环境来看,金融板块未来两年的风险怎样?

李一丁:金融板块是我们之前配置比较高的品种之一,但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金融板块的配置占比已经很低了。

因为我们认为,金融板块未来确实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并且金融板块的公司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分化。以银行业为例,在之前经济增速比较高的时候,大部分银行放出去的贷款都是可以收回的,但现在,如果某家银行产生大量坏账,就会掣肘企业发展。在这个时候,企业的管理能力、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非银金融的保险和券商也是一样,在未来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上都是比较少见的。由于近几年港股和A股整体估值处于洼地,我们持有的现金非常少,基本上都是满仓。但由于疫情在国际上还处于爆发阶段,所以我们目前还是持谨慎的态度。

《红周刊》:您对下半年的市场有怎样的一个预期?

李一丁:我们觉得A股将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疯狂再疯狂,二是估值泡沫破灭。所以在持仓方面,我们也在尽可能的保守。如果A股疯狂,我们也跟着疯狂,如果破灭,对我们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我们的主要投资方向还是港股内地股,靠确定性赚钱。

创新药是好的赛道

《红周刊》:您还看好哪些板块?

李一丁:主要有医药、游戏和教育等,毕竟疫情对这几大领域不会有太大影响,相反,它们倒有可能受益。如部分医药股在疫情期间获得了很多人的追捧,股价不断在创新高。但这些个股并不会进入我们的股票池,因为这些医药股的估值已明显偏离其历史中线,虽然存在继续“疯狂”的可能,但估值泡沫也可能会随时破灭。

我们的策略是去布局美股和港股的医药股,可以采取的一个思路是――一个企业好不好,就看他的竞争对手强不强。比如现在我们投的一家港股内地药企,它的管线完善,研发人员都是旅美的教授或者博士,然而市值却不足150亿元。我们注意到,这个公司的竞争对手是美国TOP 5中的药企,而它们的市值都在5000亿元以上。并且,这个公司还做到了best―in―class。这就是说,这个公司的研发能力是要强于美国对手的,所以我们便成为了它的股东。

《红周刊》:也就是创新药?

李一丁:是的,主要是生产创新药和一些销售比较好的药企。但是目前这些药企的估值都不便宜,投资人需要耐心等待估值、市场情绪回归理性。

另外,医疗器械我们也在关注,眼科可能会有一些机会。大体是这样,毕竟都在涨,我们也在摸索中。

实际上,我们的目的很明确,主要去投资一些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至于那些大的药企如美股的TOP 5我们不会下重拳。

《红周刊》:创新药大家都看得见,怎么锁定超额收益呢?

李一丁:确实是这样。创新是基于基础科学的积累,没有10年-20年的学术的研究,怎么可能创造出高端的产品?如果一家药企现在是做仿制药的,结果突然要转型创新药,那一定是在开玩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去美股中寻找创新型药企的原因。除了美国,国际上如以色列等也会有这类企业。

当然,国内也有跑出来的药企如恒瑞医药。但我们觉得,当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时候,投资这家企业赚大钱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另外,基于国内的“工程师红利”,也有很大可能跑出来一些“隐形冠军”,但可能主要会出现在一级市场。

股份有限公司

币知识

理财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47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杉杉股份锂电龙头空间广阔
下一篇: 李东生解困中国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