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基金:关注制造升级
中邮基金:关注制造升级 更新时间:2011-3-1 8:42:39 向外看,美国玩命印刷钞票,向内看,中国拼死抵御通胀。 在复杂的经济局势下,中国政府即便是牺牲部分经济增长也会解决好通胀问题,基于这种判断,2011年的股市很可能是个“牛皮市”。在这个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和消费概念股可能会脱颖而出,而要对银行股保持警惕。 控通胀是主题 简单来说,股市核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分子,即正向因子;第二个是分母,即反向因子。 从个股来看,分子等于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对国家而言相当于GDP的增长。分母等于企业的风险贴现率,对国家而言,分母最典型的意义可以理解为通胀。目前判断中国经济形势,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第一看国家经济增长;第二看通胀问题。 判断中国的问题,不能撇开美国来谈。目前,美国基本进入新的周期。美国过去十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花钱和消费,而如今开始重视投资。中国过去十年拼命搞基础建设,从此前建公路到现在建高铁。现在慢慢随着收入分配改革,消费开始增长。 中美两国都在追求均衡发展,过去十年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经济都是螺旋式上升的,美国目前的投资周期基本上信号比较明显,中国则要打个问号,这需要观察两到三年才能做出判断。 美国目前没有通胀压力,物价上涨并不明显,目前低通胀环境下的经济增长是美国乐于看见的,美国没有改变这种局面的动力。 再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问题。从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应该对经济增长有信心,即中国的“分子”是没有问题的。而中国的通胀问题关系到民众对政府的评价,因此中国肯定会极力避免持续的高通胀。 综上所述,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停止,即中国的通胀源头不会消除,而中国政府在调分母的问题上,余地和手段不如调分子多。而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宁可经济放缓,也不允许通胀出来。这个立场将决定2011年股票市场的货币环境、货币投资、货币消费的方向。如果概括一句话,从大势来看,2011年美国涨,香港跌,中国是“牛皮市”。 制造业和消费的机会 从A股策略来说,2011年的投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装备制造业,中国的装备制造产业正从低端向中高端转移,目前虽然还不具备在全球产业中充当龙头地位的基础,不具备直接发动冲击的可能性,但与日本和韩国的竞争中,中国占据主动性。其中,汽车、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中好的标的,高铁和核电建设在中国也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 另一个投资方向是消费。消费的增长是个缓慢的过程,不能对消费增长有过高的期望。目前投资者认为资本在炒作消费概念,消费概念股被高估,最根本的因素是消费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增长。 关于消费持续增长的判断,第一个带动消费增长的因素是医疗保障的需求,中国的医疗保障普及工作远远不够,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持续投入把漏洞补上。第二就是收入再分配调节。 目前从奢侈品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国民手中聚集了一定的财富,有能力支持消费的增长。另外,增长有稳定、确定的特征,可以以消费的确定性对抗股市的不确定性。 2011年的股市从短期来看,有阶段性风险,大盘股有整体性机会,短期有回调。对于“牛皮市”的转折点出现的时机,还要看通胀什么时候见顶。通胀见顶与CPI见顶不可等同视之,这要综合政策和宏观面的情况来判断。 当心银行股陷阱 银行目前的状态并不适合投资。银行就是中国的资产包,收益是可以算出来的。银行利差确定,资产情况摸不清楚,即使摸清楚了也不敢相信,银行无法证明自己的资产好,从这一点上无法取得投资者的信任。 目前银行股几乎不涨,因为从2007年至今,银行的资产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2007年恰是中国传统产业发展阶段性高峰。这主要是银行改革动力不足,因为中国的贷款人对利率并不敏感,他们并不怕加息,而是害怕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状况,也让人对银行难以信任,谁也无法证明,这些贷款是否会出现问题。国外银行收入非常高,利差比例很小,而中国的利差平均是美国利差三倍左右,换句话说,美国和欧美发达银行高收入模式在中国推行很难。未来若干年中国银行的收入可能主要还是依赖利差,而利率市场化一旦出台,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p>bitget交易所注册<.p>bitget交易所地址<.p>bitget交易官网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525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