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公司疑为中山公用案“大老鼠”
国资公司疑为中山公用案“大老鼠” 更新时间:2010-6-4 6:28:47 重组前买入678万股,股价飙升后狂赚约7600万,精准操作令人称奇
核心提示:中山公用的重组消息公布后,股价连拉14个涨停,振业投资暴赚约7600万元。振业投资可能正是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的“大老鼠”。
每经记者 朱秀伟 马宇飞 黄晓义发自中山、深圳、成都
市长落马,董事长、总经理“失踪”,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愈演愈烈。
正当该案扑朔迷离之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了案情的冰山一角:中山市国资局与中山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2006年底,前者在主导中山公用整体上市时,后者的孙公司――中山市振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悄然斥资约3000万元,从二级市场集中买入678万股中山公用。
中山公用的重组消息公布后,股价连拉14个涨停,振业投资暴赚约7600万元。振业投资可能正是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的“大老鼠”。
提前布局
约3000万元进入中山公用
6月2日,不期而至的大雨,让广东中山的气温骤降。中山公用董事长、总经理不能履行职务“失踪”的消息,在当地引起热议。
据报道,5月31日上午9时,中山市政府召开处级以上干部通报会,通报李启红被中纪委带走的消息,原因是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涉及的上市公司正是中山公用。
中山公用的前身是广东首家纯商业上市公司佛山兴华,本世纪初被中山公用集团 收购,更名为公用科技。2007年7月,公用科技整体上市,吸收合并公用集团,并获得水务资产、广发证券股权等资产,变身为中山公用。
随着优质资产的注入,中山公用的股价一飞冲天,从停牌前的8.18元,飙升到复牌后的30元附近。
实际上,早在2006年年中,整体上市的传闻便已传开,市场还传言,公用集团有意将持有的15%广发证券股份注入中山公用。但随即,中山公用于2006年8月8日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了上述说法。
这一表态直接导致中山公用的股价在2006年下半年持续低迷,在4~5元区间盘整,与同期大盘“疯牛式”拉升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就在中山公用的股价底部横盘的同时,一个此前从未在A股市场上露面的振业投资却在悄然大肆吸纳。
数据显示,振业投资在2006年第四季度,首次跻身中山公用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并排在第一位,持股数量高达678.72万股,远超第二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时没有任何券商研究机构看好中山公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其余9个都是自然人,足见振业投资当时的眼光异常“独到”。
以当时中山公用4~5元的股价计算,振业投资动用的资金在3000万元左右。
斩获暴利
股价飙涨获利约7600万
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证,这个振业投资竟成立于2006年9月18日,注册资本仅50万元,法人代表为张来明。
更巧合的是,振业投资在2006年第四季度吸筹完毕后,中山公用的股价立马变脸。2007年1月,中山公用碎步跑出4连阳,后又上冲至5元以上。
与此同时,市场又出现了公用集团欲注入广发证券股权的传闻。借助利好传闻,中山公用在短暂调整后,股价更如脱缰野马般一路拉升,丝毫不理会同期大盘整理的走势。至3月初,股价已站上8元大关,5月初更摸高至12元。短短几月,中山公用的股价暴涨近3倍。振业投资买入时间之精确,令人惊叹。
而在中山公用的股价上涨后,振业投资减持了部分股票。2007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持有的中山公用股份大降至291.99万股,较2006年第四季度减少386.73万股。
不过,振业投资似乎并不急于兑现余下利润。尽管中山公用在2007年3月和4月先后迎来大量 “小非”解禁,公司股价冲至12元后迅速回落至7元下方,但2007年中报显示,振业投资仍持有中山公用269.5万股,较一季报只少了22.49万股。
振业投资为何惜售?谜底很快就被揭晓。
2007年7月2~3日,中山公用连续两个交易日放量涨停,随后公司停牌发布公告称,大股东公用集团将于近期讨论有关上市公司重大事项。8月20日,中山公用复牌并披露重组方案,股价一口气连拉14个涨停,短期内暴涨至30元附近。
这以后,振业投资不再留恋。中山公用2007年三季报显示,振业投资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从此再未出现。
不妨做一个统计。按4~5元的成本区间计算,振业投资在2007年一季度中山公用股价8元附近减持386.73万股,获利约1500万元;2007年二季度减持较少,仅22.49万股,按该季度中山公用9.86元的加权均价计算,获利约120万元;赚钱最多的是2007年中报时余留的269.5万股,获利近6000万元。因此,振业投资在中山公用上获利金额高达7600万元,是其投入成本的2.5倍多。
身份揭秘
公有资产管委办孙公司
一位深圳资深私募人士认为,如果没有极为准确的消息配合,这种操作方式根本不可能发生。
神秘的振业投资,究竟是什么来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中山市工商局查到的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振业投资的地址为中山市兴中道18号财新大厦附5楼。
巧合的是,中山公用以及控股股东中汇投资,均在财新大厦办公。这样的巧合,不免让人浮想联翩,难道是在电梯间或碎纸箱发生了泄密事件?
记者拨通振业投资在工商登记资料留下的一个手机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男士,他自称是从广西来中山打工的,此号码是去年他在小贩处买来的。记者表明来意后,他透露,上个月已多次有人打这个电话,找一位他根本不认识的叫张来明的人。
张来明不是别人,正是振业投资的法人代表。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振业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万元,股东有两位,一是中山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出资40万元,持股80%;二是中山市公物仓储中心有限公司 ,持股2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查阅了中山实业和中山仓储的工商登记资料。
中山实业的登记地址和振业投资完全一样,也是兴中道18号财兴大厦附5楼。注册资本为5507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欧阳泽生。中山实业是国有独资企业,股东只有一个――公有资产管委办,持股100%。
中山仓储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法人代表为郑志均,只有两个股东,中山实业持股90%;中山市润业发展有限公司 持股10%。而资料显示,中山实业又持有中山润业90%的股份。可见,中山实业实际控制了中山仓储几乎全部的股份。
上述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振业投资的绝大部分股权都被中山实业控制,而中山实业又由公有资产管委办全资控股。
因此,振业投资的真实身份浮出水面――它是一家国有绝对控股公司,是公有资产管委办的孙公司。
持股来源
都是从二级市场买入的
但是,振业投资所持中山公用的股票,到底来自何处?
如果是二级市场买入,那就有内幕交易的重大嫌疑。如果是其他国资公司股权划转而来的,或是实际控制人为维护股价公开增持而来的,那获得暴利也无可厚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了这段时间所有公告,均未涉及。按理说,年报中都会披露所有涉及上市公司全年的大事,但2006年年报未对振业投资的股份来源有任何说明。
在市场低迷时,很多公司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往往会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振业投资所持股份如果是国有股东增持,按照程序,事先均要公告。但是,包括中山公用大股东在内,在2006年底均未公告任何公开增持行为。所以,振业投资持有的678万股,应该都是从二级市场悄然买入的。
另一个证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山公用的发起人股东当时所持有的股份全部处于锁定期,并未解禁,而振业投资持有的股份为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据2006年年报显示,前五大股东中,除振业投资外,其余四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均有限售条件。既然发起人股份均被锁定,那么要获得流通股,只有从二级市场买入这一个途径。
背后玄机
疑为内幕交易案大老鼠
前面提到,振业投资成立于2006年9月15日,当年年底,它就持有中山公用678万股,这让人产生联想。
“振业投资似乎是专门为购买中山公用股票而成立的”,某券商投行人士认为。
的确,除了购买中山公用股票,振业投资似乎再没有其他经营活动,网上的资料也完全查不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公有资产管委办不仅实际控制了振业投资,还和中山公用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10月29日,中山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中山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中山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中山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两个单位合署办公。
而且,中山公用的前身公用科技当年换股吸收合并的公用集团,其登记的股东正是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后来才被划归到中山市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中山中汇集团。中汇集团是中山市国资委为公用科技换股吸收合并公用集团而成立的公司。
可见,一方面公有资产管委办的孙公司――振业投资,在中山公用重组前大举买入,获利高达7600万元;另一方面,公有资产管委办以及中山市国资委,又是此次重大重组的主导者。调查到这里,其中的迷雾正逐渐散去。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里面老鼠仓的嫌疑非常大。而且,同一控制人下属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已经构成关联关系,这也是需要公告的,但上市公司并未披露这一层关系。
2006年,当时的公用科技公布了一份关联交易公告,转让一家公司,关联方正是中山实业。中山实业支付了首期款后,原本需在当年11月30日前支付余额,最终却是公用集团以下属的3个市场作价,代中山实业偿还了剩余款项。这足见公用集团与振业投资的控股股东――中山实业的关系非同一般。
但是,中山实业似乎不愿承认和振业投资的关联关系,甚至有故意隐瞒的嫌疑。2007年1月23日,中山公用发布一则公告,在对关联方实业集团的介绍时,称“实业集团与我公司及我公司前十名股东 在产权、业务、人员、资产等方面分开,具有独立完善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而此时,振业投资已位列前十大流动股东。
中山市国资委下属的投资公司都能进行精确交易,那么其他知情人士呢?振业投资会不会只是内幕交易的冰山一角?还有哪些内幕人将浮出水面?请继续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的后续报道。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657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