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退民进:陈志武的鼓与呼
国退民进:陈志武的鼓与呼 更新时间:2011-4-17 15:17:39 张昊
回过头来读一年前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在本报发表的《我为什么主张“国退民进”》一文,依然是正合时宜,陈先生在中西方经济体系之间游走时的那种自如令人钦佩。
他不是一个故弄玄虚的人,多年来一直执着地“纠结”于国富和民富、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这在国内浮躁的经济学界并不多见。
其实他2008年就开始关注“国进民退”这个经济现象,但选择在2009年这个节点开始大规模地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国退民进论”,他也有自己的考虑。那时各国刚刚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始反思经济在一个国家形态中的作用。尤其是中国,随着四万亿元资金的振兴计划和“十大振兴产业规划”的逐步落实,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转型,甚至有倒退的可能。
但陈先生在那时提出“国退民进”却招致了很多非议,因为国家政权的干预使得金融危机得到解决,这让很多人开始怀疑市场化的价值。
“问题恰恰来源于那次全球经济危机。危机之后,自满占据上风,人们变得过于自信,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不可能不持续,风水轮流转已经转到中国了。结果,在金融危机之前打算进行的许多基本制度改革被放弃,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国企产权改革、财政民主改革、税权宪政制衡机制改革,危机之后都被放弃。决策层、知识界和业界普遍认为没必要改变之前的体制,没必要改变那时已经势不可挡的‘国进民退’潮流,他们觉得正是那种政府严格管制、国有企业主导的经济体制才使中国经济不仅快速增长三十年,而且给其以极高的抵抗危机冲击的能力。”
正是如此,“2009年之后改革动力快速退化。‘国富民穷’局面继续恶化。这并不奇怪,因为在金融危机期间,一方面政府几万亿的‘铁公基’项目主要由大中型国企承接,另一方面2009年的数万亿‘天量信贷’也主要流向国企,民企中顶多只有大型民企得到一些,而数千万家中小民企得不到,这使原来一直就有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就这样,国企资源雄厚,在各行业出击,众多民企被挤出,停业关门。但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是金融资源与国家政策的歧视所致,而是得出‘民企靠不住,只能靠国企’这样的结论。”
他试图用历史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在《美国往事――穷政府加公债催生民主法治》中,陈先生描述了独立战争期间美国金融体系和宪政体系雏形的建立,得出了“财富在政府与民间之间的配置结构决定民主法治的机会”的结论。而在《我为什么主张“国退民进”》中,他又通过英国在16世纪宪政和皇权的反复,进一步阐述了“国有制之下没有真正的平等竞争和法治”。
他并不是空想,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药方”。“让国有企业要么民营化,要么通过民营发展的方式让老百姓直接分享它们的收益,然后由老百姓投票来决定国有企业管理权的归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成立32只国民权益基金,把国有资产都融入进去,然后把全国的国民权益基金按照13亿人口的比例全部分配下去,地方的国民权益基金按照‘当地的居民多分,外来的居民少分’的原则也均分下去。这样最能规避现在没有办法保证透明公正公平的制度环境。”
而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时,他依然把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的民营化作为重中之重。“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还是对投资过度依赖。所有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权力下放为前提,所有权,从债主收益回归到个人家庭,老百姓。经济决策权也应该从债主手里下放到社会,下放到消费者层面。每个公民大致有两部分收入,一部分是劳动收入,另外是资产收入。而在国有经济为主的经济体系中,老百姓无法享受到第二个渠道带来的好处,政府代替百姓享受了资产的增值。”“归根结底,只要国有经济唱主角的局面不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就不可能改变,从国富转变为民富也只能是一种愿望。”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6599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