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7度变迁后新股发行再酿大手术

历经7度变迁后新股发行再酿大手术

历经7度变迁后新股发行再酿大手术 更新时间:2010-1-30 21:21:55   新股近期频频破发,96%网民称对目前发行制度不满意……诸多热点问题,背后原因何在?自中国有资本市场以来,新股发行制度已历经7度变迁,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昨日,上交所、深交所、证券业协会联合在上海召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来自监管层、交易所、券商、基金公司、投资者群体的代表众说纷纭,为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探路支招”。

【现场动态】

新股发行将进一步市场化

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上交所、深交所负责人,及四家重量级券商、一家保险公司、包括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在内的两家基金公司主要负责人等约20位各界人士出席研讨会。

会议达成5项共识:一:新股发行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二,进一步推进发行体制改革;三,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基本路径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其中的核心是定价问题;四,正确认识、处理与发行制度相关的若干现象以及概念,包括扩容、炒股、估值、节奏、圈钱、破发等;五,推进行业、市场自律,完善制度建设。

主席助理――

询价机构不能唯利是图

朱从玖表示,询价机构要管好自己的钱,另一方面,在发行定价这个环节也不能唯利是图。

他提到,至2009年底,中小板确定的发行价格所对应的网下部分的超认购数平均198倍,上海主板市场平均认购倍数80倍。而究其原因,“从经济的内在规律来讲,也可能是一部分询价机构不能到位尽责,不花力气研究公司的真正价值,不发挥专业能力,而是简单以股份盈利为目的,存在抬高报价水平的倾向。”

王亚伟――

新股扩容不足造成“三高”

“三高”,即上市公司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王亚伟表示,股票发行规模越大,炒作得越不明显,正是新股扩容不足才导致“三高”。

他认为,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历史比较短,新股发行还没达到常态化和市场化,可能导致了市场对新股发行存在一个较大的操作需求,就在二级市场表现出一个“三高”现象,反过来也表现了投资者的需求,不管是投资性还是炒作性的需求,强化了相关的一个过程。在有限的股票中选择,就有点“饥不择食”了,不管股票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关键是怎么样获得新股,就会不择手段,就会出现报价偏高的现象。所以改进措施,他认为应从加快扩容和完善定价机制入手。

股民代表――

“新股不败”不正常

毛智伟是唯一投资者代表,也是职业股民。他觉得“并不是发行制度有什么问题,而是市场不大好,这个新股的盈利就少了,盈利一少意见就多了。”毛智伟认为,“在市场化的选择下,新股的高低跟市场有关系,市场处于上行时新股肯定会走高;如果市场处于下降的过程新股肯定会逐步走低”。他提到,“新股不败”不正常。而监管层要做两点:一是上市公司必须讲真话,不能造假。还有一个是上市公司拿了钱必须干真事。

【连线江苏】

询价不应“只高不低”

就新股发行改革问题,记者昨采访了江苏专家以及资深股民。

南大专家――

询价不应“只高不低”

南京大学金融系教授王长江表示,“美国市场询价时,有一个价格区间,允许你在这个区间内,机构可以提出最高价,也有可能是最低价。”王长江表示,而且美国的主承销商有一定的分配股票权利,这是在A股的券商没有的,这种权利,即可以根据各机构报价是否公平、合理,和超额认购倍数,同时考虑新股发行后后市的情况,来综合确定分配额,并不是最高报价就会获得配售。那由主承销商分配股票,会否反而不公平呢?这就需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

下一步A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他认为要真正推向市场,网上、网下询价统一,更加透明。“像港股那样人手一股,暂时不可能,散户参与询价也不尽合理,还是应以机构为主”,新股发行的改革应更灵活。

民间高手――

发行需控制好节奏

炒股14年的江苏民间高手高竹楼认为,现在的询价制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会倾向于实力大的机构。不过破发和发行定价没有太大关系,不管用什么新股发行方式,肯定都会出现破发。反倒是要控制好发行节奏。如果大盘趋势向上时,可以正常发行;大盘不好时,还是该适当减少新股发行。

投资已五六年的南京散户张先生则认为,要改的是一些机构“抬轿”:假设某券商负责发行一只新股,一定希望价格越高越好,就会找机构来“抬轿”,这也可以解释曾出现过的个别乌龙现象,比如有机构高价申购新股,最后却出现因技术问题没买上。保荐中介等机构共同推动了新股发行价高企。“所以,现在新股破发是个好事”,当“新股不败”终结,当机构买的新股三个月后解禁时也会面临频繁破发,那机构还怎么敢随便“抬轿”?

【网络调查】

近六成认为询价环节最需改革

①目前新股发行制度是否满意?

1、满意,继续保持 1.9%

2、不满意,有很多不合理 96.6%

3、不清楚1.4%

②现行制度中哪个环节最需改革?

1、询价环节 59.2%

2、承销配售环节 19.7%

3、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4.1%

4、限售股解禁安排 14.1%

5、其他 2.9%

【大事记】

新股发行制度的7次变迁

●1992年前,内部认购和新股认购证“新股认购证”成“暴富”代名词,并留下内部职工股遗留问题,2000年才妥善解决。

●1993年,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每遇新股发行,常发生地区间资金大转移,且发行效率不高。

●1996年,全额预缴款按比例配售方式解决前述问题,但解决不了外地购买者资金搬家问题。且中小投资者所能真正购到的股票在申购数量中所占比例很少。

●1999年,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初衷是为了健全证券市场发现价格功能,培育机构投资者。但容易滋生寻租者。

●2001年,上网竞价可减少主观操作,但由于股票发行价格只是根据市场的申购情况来决定的,往往发生新股申购发行价很高局面。

●2002年,按市值配售新股上网定价由于申购专业户垄断了一级市场,开始按市值配售新股。但不能体现一级市场的真实需求。股改推进,上市公司的股份将逐步转为可全流通,市值配售制度的基础也将不复存在。恢复资金申购成必然要求。

●2006年,IPO询价制%2B网上定价方式即现行新股发行制度。

●2009年6月,进一步完善上述方式完善询价和申购报价约束机制,网上网下不能同时申购,网上单个账户设上限。

【有此一说】

新股发行存4弊端

一、新股询价变了调――在机构投资者基本上被“赶”到网下之后,为了获取配售新股的资格,询价时报高价是其唯一的选择,否则就会失去新股 “红利”。

二、新股发行市盈率飙升――今年1月发行的28只新股平均市盈率为67.79倍;创业板公司更是第一批56.6倍,第二批76.48倍,第三批78.11倍,第四批88.62倍。

三、超募现象愈演愈烈――据统计,63只新股平均超募超过一倍,其中,世纪鼎利超募了479.52%,本来计划募集资金21259万元,但由于市场慷慨,实际募集资金达到了123200万。

四、新股破发潮再来――“新股不败”的神话前日被打破,中国西电在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上市仅6天的正泰电器也跌破发行价,挣扎了许久的创业板股也破发。

Martine Rose

MISBHV

华伦天奴男鞋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675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历经4个月激烈博弈中美重归G2协商机制0
下一篇: 喀布尔机场附近爆炸导致40多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