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对多”刚满周岁九成亏损
基金“一对多”刚满周岁九成亏损 更新时间:2010-8-25 0:19:48 从喧嚣到寂寞,这是基金“一对多”产品成立周年的真实写照。去年这个时候,基金“一对多”理财产品问世,基金公司们“专门为百万富翁们打造,兼具私募之灵活操作和公募之研究功底”的宣传让“一对多”一推出就引起了市场的哄抢,产品几乎都是一日售罄。如今,一周年的盘点到了,基金公司却集体沉默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金“一对多”市场上约有34家基金公司发行的170多只“一对多”产品,资金规模在150亿元以上。然而,在如此众多的产品中,仅有十余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
业绩大面积亏损
2009年8月18日,“一对多”基金专户开闸,受到了众多资金的热捧,北京、上海等地均出现了排队哄抢的场面,各家基金的筹资规模和时间也在不断刷新纪录。
然而一年过去了,基金“一对多”交出的答卷却令投资者失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上周共有34家基金公司发行了172只“一对多”产品,资金规模超过150亿元,其中大部分产品净值在1元以下,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只有十余只,而亏损幅度最大的,达到了25%。
尽管整体业绩不佳,但其中分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截至8月初,排在2010年收益率前三的“一对多”产品,依次为海富通中信创新、富国安心回报、广发精选分级,三者2010年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12.24%、11.81%、8.10%。从公司角度看,广发、汇添富、易方达等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对多”整体业绩排名靠前。而华安交行、博时工行、博时金牛“一对多”的业绩垫底。这三者2010年以来的业绩分别为-12.65%、-9.85%、-9.68%。由于博时旗下“一对多”产品整体业绩落后,饱受投资者诟病。
对于“一对多”表现的不如意,有分析人士认为,“一对多”的基金经理大多是从公募转来的,他们从做“相对收益”直接转而做“绝对收益”,其中不少经理难以适应,由于没有严格的止损机制,在市场看不清甚至是直线下跌时,无法发挥“一对多”应有的灵活性,及时减仓。此外,还有人指出造成“一对多”产品亏损面大的原因是由于产品投资节奏出现了偏差,在反弹上涨过程中,不少产品都没有成功抄到底而踏空了。
信息不透明受质疑
尽管业绩亏损,但由于“一对多”产品不像基金那样天天公布净值,投资者只能吃哑巴亏。
事实上,“一对多”一直以来所遭受的质疑与其信息公布的“不透明”有着密切关系。想要购买产品的投资者,无法获得该类产品的信息,只能听从于银行和基金公司的宣传销售。而购买了“一对多”产品的投资者又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对这种百万元起售的昂贵投资品进行比较判断。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表示,“目前的‘一对多’产品不能算是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除了基金公司自己,没有人知道产品到底运营得怎么样。”
著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一对多”从喧闹到静寂,如今已成了一些基金公司手上的烫手山芋,甚至成了中国基金业的“照妖镜”,中国基金业的种种弊端在“一对多”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745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