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专户理财难局业绩不佳渠道费高
基金专户理财难局业绩不佳渠道费高 更新时间:2010-8-17 0:10:06 一方面是监管层主动取消门槛,还市场公平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现有专户理财产品在渠道费用高的背景下,业绩差、规模小几成常态
今年9月,基金公司开展“一对多”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运营将届一年,然而在整体行业渠道费用较高,加之市场整体走熊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此类产品普遍收益不高。
与此同时,监管层已经明确将降低专户理财的门槛,原来被关在门外的中小规模基金公司和成立不满两年的新基金公司,将可以直接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监管层的目的是增加市场开放度,让大小、新旧公司都有机会参与竞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相关的文件已经在证监会内通过,很快就会公布。”
然而面对如此市场竞争环境,基金公司该如何突破赢利困局?
取消门槛
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简称专户理财,主要指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商业银行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活动,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模式。
中国证监会在2008年1月1日实施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
根据这一办法,这项业务的模式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即基金公司为单一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客户委托的初始资产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2009年6月,证监会通过《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一对多”业务正式走入前台。
这一规定要求“一对多”的客户单笔投资不少于100万元,单只产品客户不得超过200人,客户委托的初始资产合计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对上述文件的解释通知形式,明确对基金公司开展“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业务进行了门槛限制。
2007年11月30日,证监会出具针对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解释通知,要求申请专户产品的基金公司达到“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在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资产”。另外,还要求“基金公司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二年以上且最近一年内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被监管机构责令整改,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监管机构调查。”
根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江赛春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约有27家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规模不足200亿元。这意味着在61家基金公司中,至少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基金公司被隔绝在专户理财市场之外。
2010年5月,伴随着新基金公司的审批重启,监管层开始讨论取消基金公司从事专户理财业务的门槛。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专户理财总监表示,一直以来业内就在讨论这一门槛问题,建议中小基金公司和新公司可以先从专户理财做起,等待运营经验成熟后再去做公募产品。
上海国联安基金的一位高管也表示,虽然中小基金的管理规模不大,但是即便小规模的基金,盈利能力仍然很强,就能够证明公司是有专户理财的能力。“降低门槛将有效解决小基金的生存问题。”
新近成立的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原本的打算是,着力做好QFII业务的国内对接咨询业务。“但是,如果能够拿到专户资格,可以更好的对接关联的QFII业务,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可以从QFII的咨询者变成QFII的管理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拓。”接近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的一位人士表示。
熊市困局
然而,专户理财市场的新进者必须直面前行者的困局。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专户研究负责人表示,去年9月以来,公募基金平均亏损幅度在15%左右,一般的专户产品盈利只有几个百分点,市场分化严重,绝大部分专户理财产品的业绩并不如意。
目前市场大概有200多只专户产品,预计在9月左右,2009年发的第一批产品中一年期的产品将到期清盘。
不过当前专户理财产品并未强制公布业绩数据,因此,除了客户自身以及监管层,无人知道整个行业的运行状况。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负责人表示,专户产品一般都是去年9月左右发行的,其后指数一直下跌,其管理的专户产品,从去年10月底运营到现在,6%左右的增长,感觉已经相当不易。
“专户理财做绝对收益很难,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更难,因为这个产品不像公募产品,别人赔我也赔,客户也不会直接找到基金经理,顶多在网上发发牢骚。”上述人士称,专户理财不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都是大客户,“你给我1亿,我给你做成了8000万,即便比市场总体亏损率低,客户仍然不满意,动不动就打电话交流,搞不好还会投诉。因此做起来必须非常小心,生怕出现大的亏损。”
“在这种直接的压力下,一旦大牛市来临,也不敢贸然加仓,总是想处于安全点,就比不过其他高仓位的大盘基金。”该人士表示。
9月开始,一年期产品开始陆续到期清盘,由于去年市场整体走熊,业绩不佳,这些高端客户群必然不满意,对基金公司的品牌影响也很大。
“原本大批从公募基金跳到专户理财的基金经理们现在又开始回流公募基金,这已经成为趋势。”基金业内人士说。
渠道困扰
专户理财基金的业绩不佳,除了整体市场的影响,也面临着渠道费用高昂的老问题。
“专户理财的收益,管理费基本被渠道拔光了,那么专户的收益只能靠盈利分成,但是在大熊市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收益,而且收益,最多只能分20%,这是证监会的规定。公司运营也很吃力。”前述投资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一对多”专户理财通行的管理费为1.5%,其中0.75%的管理费分给银行。此外,银行再提取1%左右的销售服务费。加上其他各类收入,银行在代销“一对多”产品过程中有2%左右的固定收益。由于每家银行和每家基金公司议价能力不一,因而实际的收费标准将会在此基础上浮动。
前述基金公司的专户总监表示,基金公司大概只能收取0.5%-0.75%左右管理费。目前市场状况下,单只专户产品的规模在8000万元左右,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费用在50万元左右,而运营专户的投资大概在400万元,如果单靠管理费用,一个基金公司需要10只左右的专户产品才能够维持运转。
由于市场走低的背景,对专户理财市场的评价往往并不如人意,新加入的基金公司再发专户产品的时候,将面临客户的普遍不信任,单只规模和整体市场的规模都将日趋缩紧。
国联安基金公司的一位管理层则表示,专户规模如果偏小,总费用也很高,可以多上规模,解决成本居高的问题。而且专户业务本来就是个双刃剑,要做这个业务,就得承担亏损的风险。
“如果你的规模只有1亿元左右,那么肯定亏损,你得有五个以上的专户产品,这样才会保持平衡。”这位人士说。“要做到不亏损,人才要具备,专户规模小,可以精耕细收。而且不是开放性,不排名,压力不会太大,可以偏长期、偏价值投资,和开放基金做法完全不同。”
据悉,已经有基金公司将下一批专户理财产品设计为两年期、三年期甚至更长。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746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