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财务分析上市银行财务报告

今天给各位分享上市银行财务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上市银行财务报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怎样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投资上市公司要不要看财务报表?为何?很多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写得很难看懂,有什么方法来辨别吗?如何做财务分析怎样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不管你是不是一名价值投资者,都建议你看财报,这是合格投资者的一个标准技能。

即便你觉得自己是快进快出的技术派,看懂财报也可以帮助你有效地避开一些深坑。

有一点,你是没有办法否认的,任何上市公司最终的股价,或者说是市值,都将会和本身的财务报表挂钩,与业绩相匹配。

而那些最终市值高高在上的上市公司,绝对不是因为短期的投机炒作,而是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都是有硬实力的企业。

它们给到投资者的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有几十倍之多。

而财务报表就是见证这些企业一步步从小做到大的过程,也是它们逐步长大过程中一次次交出的答卷。

如果我们能看懂企业交出的答卷,找到这部分优等生,就能大概率地做优秀的投资,赚到企业成长带来的市场红利。

而所有的股票软件,其实都集成了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一个简单的F10,囊括了所有公开的数据。

今天从基本面的角度,去给大家说说,如何看懂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三大指标如果单纯地看财务报表,一共有三张重要的表格,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这三张表可以完整地反应一家上市公司当下的财务情况。

先说资产负债表。

所谓资产负债表,主要指的是净资产负债率。

比如一家企业的净资产是700亿,负债200亿,净资产就是500亿。

资产的负债率就是200/700=28%。

资产负债率如果偏高,像部分房地产企业,超过80%,风险就会比较高。

这就好像你买了一套1000万的房子,如果800万是银行贷款,那么银行的风险就会很高,道理是一样的。

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路上,一定是需要现金流的,出现负债是很正常的。

如果一家企业的负债率只有10%,甚至更低,说明财务上比较健康。

但同样的,企业的负债率很低,说明企业已经不在高速发展期了,不需要“借钱”来快速扩张了。

一家正在高速成长期的优秀企业,净资产的负债率往往在30-50%,是比较健康的。

超过70%就要警惕财务危机了,低于15%说明企业现金流良好,但是发展增速就比较缓慢了。

资产负债率同样要搭配总体的净利润来看,部分企业会通过调整负债率,去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危机。

在资产负债表中,有一条是应收账款,这一条要格外谨慎对待。

有一些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很快能变成实收的,而有一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随时可能会变成坏账。

在计算资产负债率的时候,要判断应收账款是属于哪一种,尤其是对于应收账款特别多的企业,要抱着谨慎的态度,以免应收账款最终都成了雷。

再说利润表。

利润表是最直接反应一家上市公司赚多少钱的。

利润表中,我们最常看的指标,就是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企业的毛利润率,决定了企业所在行业的好坏,也决定了一家企业的下限。

如果一家企业的毛利润率只有30%,那么这个行业总体的净利润水平,一定也不会很高。

这种情况下,企业拼的肯定是成本管理,比如一家企业的综合成本是10%,净利润率就有20%,另一家企业的综合成本是20%,净利润率就剩下10%了。

但是,毛利润率如果能有50%,70%,甚至90%,即便企业的管理能力略差一点,从盈利上看,仍然会是一家不错的企业。

当然,如果你发现一家企业的毛利润率,正在逐年下滑,说明这家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在不断地走下坡路。

有可能是上游的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也有可能是下游的产品价格正在不断下降。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非常谨慎了。

再说决定一家企业上限的,净利润率。

净利润率,其实就是企业的毛利润率减去综合的成本率。

比如,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毛利润率有1000块,指的是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和下游成品售卖的利润率。

但如果算上人工费用、销售费用、运营费用、维护费用等其他费用,最终净利润率一定会低一些。

如果企业在整个成本控制上很有优势,对于下游销售端口又有绝对的议价权,那么净利润率也会偏高,反之就会略低一些。

在毛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家企业的净利润率持续走高,说明企业的效率正在提升,规模化效应正在显现,在市场竞争中优势越来越大。

如果一家企业的净利润率持续走低,说明残酷的市场竞争,已经让这家企业开始不堪重负了,一定要谨慎。

有两种情况,可以除外一下。

一种是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费用进行研发,当研发成本相对高昂的时候,拉低企业的净利润率也是情有可原。

另一种是企业为了市场化规模,放弃了一定的净利润率,如果营收规模大幅度上涨,适度拉低了净利润率,也是情有可原的,可以理解为花费了大量的营销费用去抢市场。

利润表比起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更重要,但必须动态地来看。

千万不要被静态的利润表所迷惑,忽视了相关风险的存在。

最后说说现金流量表。

说到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曾经有很多家爆雷的企业,坐拥百亿千亿市值,甚至几十亿的净利润,就因为几十亿的银行贷款无法偿还而倒了。

最有名的其实就是当时的乐视网。

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其实就是现金流的问题。

一个企业,即便营收和净利润都健康,短期现金流如果枯竭,一样会导致企业无法生存。

当银行开始抽贷的时候,供应商就会来催款,牵一发而动全身,账上的现金流肯定是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抽调。

加上应收账款的一些周期性,固定资产的变现相对比较慢,企业的信誉一旦走下坡路,最终就会面临被“挤兑”而亡的结局。

所以,优秀的企业,在现金流这个问题上,是从来不会犯错误的。

很多人会提到,企业的现金流量表造假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现金流量表非常难造假,因为需要银行配合,大部分现金都是存在银行里的。

虽说有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过百亿现金不翼而飞的情况,但这终究是极少数,现金流量表的可信度,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实在是非常害怕踩坑,可以关注现金流量,包括净利润率和分红的关系。

如果一家企业常年躺着百亿现金流,却不分红,也不去扩建项目,那种情况可能是会存在问题的。

财报的其他细节说完面上最重要的财报三要素,再说说财报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细节。

股东人数。

每次看财报,除了单纯地看看财务指标以外,必然会看的一定是股东人数。

股东人数如果出现明显的变化,一定是意味深长的。

尤其是股东人数大幅度减少,代表了有资金在市场上扫货,拿走了散户手里的筹码。

股东人数减少,股价上涨的概率就会偏高,股东人数增加,股价下跌的概率就会偏高。

虽说股东人数不完全决定股价的走势,但是会显露出一定的资金意图。

主要供应商。

主要供应商列表,很多投资者是不看,但其实非常重要。

因为企业的供应商决定了企业的上游成本。

供应商如果稳定,那么企业的利润率会相对稳定。

但这个稳定,并不是说所有的都用同一家供应商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受到供应商提价的影响。

多元化的供应商列表,加上稳定的供应商服务,是企业上游稳定的关键。

如果遇到大范围的变更供应商的情况,一定要警惕了。

主要客户。

主要客户,其实指的是下游销售端口。

主要客户要尽量分散,尤其是前十大客户占比,最好不要超过30%,越低越好。

你或许会认为,主要客户集中,销量不愁。

但是在风险来临的时候,主要客户的过度集中,一旦大客户遇到风险,你的产品可能就会滞销。

而客户很分散,说明市场需求很旺盛,也不会因为一两家客户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经营出现风险。

更不会因为某些客户的赖账,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变成坏账。

营收分类占比。

营收分类的占比,也是重中之重。

很多上市公司会面临业务多元化,或者是业务转型的问题。

新业务的占比,或者说总体的业务结构情况,其实非常的重要。

营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不同业务净利润率的占比,对于一家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这个栏目,是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的。

那些万年不变的企业,未来的上限就比较受到限制,但业务过于多元化的企业,其实也会存在问题。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分类指标,但必须时刻关注。

营收地区情况。

最后是营收的地区分类。

这是企业拓展地方性业务的重要参考指标。

除了境内、境外的区分以外,还有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区域性指标。

一家企业,如果业务能够走向全国,那么企业的成长性就很高,如果能够开拓境外市场,更是说明产品得到全球的认可。

所以,时刻关注企业在不同地区营收的突破,也是对于判断企业未来成长性很重要的指标。

很多做价值投资的人,总把业绩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这几个字挂在嘴边。

殊不知,这些都是结果指标,并不是过程指标,当下的业绩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并不代表未来的,都是动态变化的。

如果单纯地按这些指标去做价值投资,经常会遇到业绩不及预期,增长不及预期等尴尬的情况。

只有通过财务报表中的蛛丝马迹,对于当下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才能知道企业当下的状况如何,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是什么样。

上市公司的财报中,是真的有黄金的,就是得看股民有没有能力去解读了。

最后教大家一个笨办法,财报到底好不好,就看财报出来后,市场资金的反应,市场的反应不会骗人,都是聪明的资金在深入解读和研究后,给的一个结论。

投资上市公司要不要看财务报表?为何?不要看!因为A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可以造假的

惩罚太轻A股的上市公司不能用所谓价值投资的标准去寻找可以价值投资的公司,特别是用财务报表数据去研究上市公司,主要原因在A股造假的惩罚力度太轻了,比如说某某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虚增利润,曾经市值达到了1000亿,而这个背后就是连年造假,如果扣除造假的利润,其实公司市值估值在100亿左右都属于高估了,虽然连续造假,但是这个造假的惩罚仅仅60万,相对于几十亿市值的套现,这么轻的成分也太轻了。

大举并购A股的上市公司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并购其他公司,而在并购的时候,都喜欢超额溢价进行收购,对于这部分溢价就是所谓的商誉,最近经常有某某公司三季度大幅度盈利,但是年报大幅度亏损,而且是把前面几年的钱全部亏了还不够,这个就是大举并购之后,藏不住了,进行大举商誉减值,一旦提计这种商誉减值,那公司前面赚的钱全部给赔出去了。基本上也就没有投资的意义了。

总结投资上市公司,特别是A股的上升公司不能仅仅只看财务表报,当然好看的财报当然比不好看的相对要好,因为都懒的修饰的公司,更加差,但是好的财报并不大代表这个公司就好,想反应该更加多研究一下公司业务,并不能仅仅只看数据。

很多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写得很难看懂,有什么方法来辨别吗?对于在实务中工作的会计来说,财务和业务是不可能割裂的,因此,财报的分析必须要和业务结合来看,脱开业务去分析财务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就好比告诉你两个人的体重和身高,让你分析他俩体重是否为标准体重一样,你只有结合他俩的性别才能找到对应参照,最后的结论才是有意义的。

因此,我的方法是,先通过一些典型的财务分析指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初步的数据结论,然后,在花时间了解分析对象的行业动态、业务特点、商业模式及整体经济大环境。

最后,再将分析报表数据的异常点和分析对象的实际情况对照分析,看公司自身的特点能否解释通这些异常点。

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否有造假嫌疑。

一、什么是财报?

完整的财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审计报告。

会计事务所对公司报表及附注审计后,出具的一份两三页篇幅的审计结论总结文字。

2、已审财务报表

1)合并财务报表-4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2)母公司财务报表-4表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母公司利润表、母公司现金流量表、母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3)财务报表附注-1附注

二、从财报能否看出企业财务造假?

依据报表分析发现公司财务有异常,基本有以下三种情况:

1、公司本身经营不好,财务状况恶化。

2、财务粉饰过重,“浓妆艳抹”。

3、财务造假,虚构业务、伪造单据等。

因此,单单从财报我们并不能确定这种异常是哪一种情况,所以也就没有“石锤”的证据能说分析对象公司是财务造假,充其量是有嫌疑是、很可能是。我们可以做的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有嫌疑,我们就将此公司排除在选择外,毕竟哪种情况都是企业的减分项,也由此,达到远离财务造假的公司。

三、分析三张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分析货币资金和短期贷款金额。

也就是财务分析时常说的“存贷双高”分析。存贷双高,简单的说就是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都很高,尤其是长期的存贷双高,而这种情况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一边需要支付高额的财务费用,一边账上还保留大量的现金,不符合商业逻辑。很多人认为这种企业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在财务管理者眼中,企业的借贷都是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的,因此,“存贷双高”的企业就不禁让人产生下面的疑问:

在企业有大量现金时,何必去借贷呢,

企业借贷金额那么高,现金为什么不还贷呢?

总之,企业低资金利用效率让人怀疑。

利润表:分析毛利率。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企业是虚增收入还是虚减成本,其结果就是毛利率变高,但是,理论上会有这样的规律: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每家企业取得的利润率应该是围绕同行业平均水平略有高低。

因此,通过分析企业毛利率有无异常的变动也可以判断上市企业财务是否有造假嫌疑,毛利率异常变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毛利率明显高于或者低于同行业公司的水平,又或者变动趋势与行业不一致;

●无视经济周期的影响,增长异常平稳;

●毛利率稳定或上升时,应收账款大增,存货周转变漫。

现金流量表:分析净现比和收现比。

在会计中,有两个核算制度,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我们拿收入举例,权责发生制下只要有实际业务发生会计上就会将此笔收入计入,收付实现制下只有收到款项时才会将此笔收入计入,反映到财务报表上,利润表就是权责发生制下编制的,而现金流量表就是收付实现制下编制的,这两个制度“相辅相成”,共同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也是因为以上两种制度的存在,尽管利润表上,可能有一个漂亮的净利润额,但是实际中,却不一定有现金流入,而这种错位幅度过大,就要引起注意了,而净现比和收现比则是衡量这种异常的常用指标。

净现比,就是净利润现金含量,即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就是说企业实现一元净利润实际流入多少现金。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应该大于1。

收现比,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营业收入,即营业收入中多少收回了现金,一般考虑增值税,这个比值在一般也应该大于1。

虽然净现比和收现比的理都应大于1,但是很多公司实际达不到的,有分析认为一般净现比不低于0.5,收现比不低于0.8就是比较合理的。

另外,经营现金流波动也不能过大,否则也很异常。

四、背景了解

背景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行业动态、业务特点、商业模式及整体经济大环境。

举个例子,就毛利率这个指标来说。两个企业,同样是销售一个插座,生产这个插座的用料一样,人工一样,杂费开支一样,但是,小米公司卖29元,其他公司能卖到19元,同样是做插座,小米凭借它的品牌效应能够有更高的毛利率。

最后的话,财务分析是了解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情况的常用手段,但财务分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是用过去的数据分析公司的未来。因此,我们在财务分析的时候一定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及发的经济大环境来分析,避免片面、割裂。

如何做财务分析我们通常把财务分析分为两类:

第一类:狭义的财务分析-以财务报表为基础。

第二类:广义的财务分析-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

第一类,简单介绍一下分析的内容:财务管理建设模型。

第二类:框架、思维与要点:集团型企业的BI经营分析如何做?

财务管理建设模型

建立财务驾驶舱,指标: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存货等,以下by派可数据财务分析案例(数据均已脱敏)。

利润分析。分析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利润总额、净利润、累计净利润、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及同环比情况。

营业利润趋势分析、年利润对比分析、月利润对比分析情况。

收入分析。营业总收入、累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累计其他业务收入及同环比情况。

年收入分析趋势,联动月收入情况趋势分析。

主要收入类型占比情况——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及趋势分析情况。

成本费用分析。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同环比情况。

不同年份费用率对比情况——期间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年及月度趋势情况。

年期间费用对比分析,联动到期间费用占比分析。

年成本对比分析,联动到月成本对比分析。

资产负债分析,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等。

资产负债率月度趋势分析。

资产负债总体情况分析,通过下钻可以看到不同月份不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各项目分析钻取分析,例如通过下钻流动资产可以看到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股利等情况。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月度趋势分析,及同环比情况。

资产负债总体分析,可以通过下钻钻取到不同的项目。

资产总体情况、资产变化趋势等。

资产项目分析,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分析。

不同的资产项目占比分析,例如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分析。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情况分析。

财务能力指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速动比率分析等。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营业净利率、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股本报酬率分析等。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股东权益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等趋势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营运比率、长期负债比率等。

发展能力分析——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等。

其他能力分析——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率、固定资产比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率、销售利润率等趋势分析。

税负分析——税金合计、应交增值税、应交所得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附加、印花税等同环比分析、年度、月度趋势及占比情况。

框架、思维与要点:集团型企业的BI经营分析如何做?

在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商业智能BI项目中,项目的发起与启动都是从单一的业务领域或者部门发起的,比如财务、销售、运营等部门,基本上都是由小往大、由点及面,很少一上来直接就从集团层面从顶层全面铺开整体规划。一方面有资金、人力投入成本因素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在于项目的磨合、经验的积累。就如同打仗一样,先从小规模的作战、局部战争开始积累与培养人才与技术经验,再到最后大手笔来组织兵团级别的战役。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自身IT基础信息化能力沉淀比较好的集团性企业,为了更加长远的规划与考虑,需要从一开始就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建设方向和思路,因此整体性和框架性思维就很重要。

派可数据集团经营分析案例

基于我们多年在集团型企业项目建设上的经验,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说明:本文案例所演示的数据均已做脱敏处理,包括部分维度数据。为了突出一些比较,有些数据在实际业务中可能并不合理,请读者忽略,重点在于理解一些分析思路与框架。

一.集团型企业成长轨迹与挑战

在讲集团化企业BI经营分析建设之前,先了解一下集团型企业的成长轨迹。集团型企业在早期都是通过单一业务开始的,逐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经济宏观政策的调整,出现了很多新的经济热点。

这些企业在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成功的抓住了这些经济热点并得以壮大发展,通过兼并重组、新设、合资等逐步进入了新的事业领域,最后对外就呈现出来了一种多组织、多业务、多业态的企业集团。

当然,集团化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例如战略协同、集团化管控、财务与风险管控、人才管理与激励等等,这就要求集团化企业需要通过IT技术信息化的手段来梳理企业的各类业务协同与管理流程,提升透明度和加快工作效率。

同时,集团化企业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就不得不对其增长模式、盈利模式、耦合模式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而这些模式的背后一切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论证、判断与决策。

二.集团型企业经营分析框架

对于集团型企业的经营分析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对参与到经营分析的团队和个人需要具备整体性的框架分析思维,也需要具备局部细节的探究能力,更需要具备例如财务、业务、组织管理、行业知识等相关学习和总结能力,同时还要求对数据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和很强的数据逻辑能力、洞察力。

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形态、不同管理方式的集团型企业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完全囊括,但对于很多分析思路而言还是有很多共通性的。比如财务报表分析,基本对每一家企业而言都是相对标准和统一的,可以从比较宏观的角度了解一家企业的财务与经营业绩。

但单纯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无法全面衡量企业具体职能领域和具体业务活动的业绩表现,所以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结合财务与实际的业务一起形成联动,对企业的经营做全盘的了解。

专业的财务分析不在本篇文章展开,对于专业的财务分析可以看一些上市公司的年报,这里只从集团型企业经营分析的视角结合一定的财务视角来展开。

集团收入、利润、资金与预算情况

从集团层面首先重点应关注的就是集团收入、利润、资金以及预算执行情况。从营业收入了解到集团目前的收入规模,离预算指标差额、完成率情况;从利润了解到集团目前的利润、预算指标及完成率执行情况;包括目前的资金(主要是流动资金)情况和营业收入、利润近今年的同比情况。

集团经营分析总体指标

如果单纯的从集团层面看以上这些指标分析不出来什么问题,所以就要从构成集团的重要结构,即业务板块来分析。

集团板块收入与预算执行情况

从上面的三张图中基本上对集团的重点业务一目了然,可以清晰的看出在这家集团型企业中房地产的收入以130亿的收入规模贡献达到了80%,其次新能源的达到了17%,家具制造业1.4%,其它的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都在1%以下。所以对于这家集团,房地产板块的业务就是它的主营业务,新能源次之。

实际上,每一家集团对自己的重点的主营业务太熟悉太了解了,基本上不用分析就能知道,在这里重点实际上要关注的有几个方面的点:

第一,集团有无需要战略转型的业务要开拓与发展,当前这个业务发展的如何。尽管这个新开展的业务可能暂时收入规模还不大,但总体趋势可能是比较不错的,所以重点分析的实际上反而是新领域、新业务的拓展情况。

第二,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目标是既要保持集团总体收入规模的增长,同时也要下降主营业务的比重。这一点意思就很明确,主营业务也要增长,其它重点新开拓的业务也要增长,但是其它重点业务增长的速度要远远高于主营业务。

集团板块利润与预算执行情况

单纯的看集团的利润分析感觉不到太大的问题,但是结合收入来看,对比就会很强烈。房地产行业的收入贡献在集团达到了80%,但是利润贡献却只有30%左右,0.32亿元。反而,新能源的收入贡献只有17%,但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却达到了41%,0.43亿元。同时,有一个在收入规模上完全被忽略掉的家具制造业以2.36亿,1.4%的收入占比贡献了28%的利润贡献。

因为数据做了一些处理,我们暂且忽略行业和数据真实性,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一家集团型企业中是否存在收入规模大,但是盈利不足的业务板块比如A板块。但同时也存在着收入贡献占比不多,但是盈利能力却很强的业务板块,例如B板块?

2.A板块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在未来的5-10年中是否能够维持这种规模收入增长,在以往的几年时间收入增长率怎么样?

3.B板块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在未来的5-10年中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增长空间和天花板,目前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多长时间?

这种思考都是战略层面的深度思考,进攻的产业有哪些?防守的产业有哪些?防守到什么时候就可以抛弃?进攻到什么阶段会遇到阻力,这种阻力能够承受到什么时候?

最后又看了下资金情况,可以按照主产业与次要产业看看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的情况。有多少现金在手上,有多少是别人欠我的,主要是哪些板块欠的比较多,还有多少压在手上、仓库里没有卖出去。

以上的几个点基本上要重点体现出来的就是:收入决定发展规模,利润决定发展质量。还有,整个过程完成的好不好,有没有达到预算执行目标,每个数据的表现都是需要仔细考虑和反馈的。为什么完成的比较好,为什么没有完成,都需要认真思考。

毛利、毛利率的分析定位

在分析上面的收入和利润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感觉总少了一点什么,比如毛利、毛利率。确实如此,毛利、毛利率的分析非常重要,但之所以没有放到集团层面去考虑主要有这么几个重点因素:

第一,毛利比较高的业务板块不一定是企业集团的重点收入板块,单纯比较毛利是比较局限的。比如上面有些业态即使毛利再高,但是由于收入规模很小,最终利润贡献也会小到忽略不计,达不到集团重点的经营分析层面。

第二,集团层面的毛利分析一定是放在重点收入业务板块和重点、新关注的业务板块。重点收入业务板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集团的收入规模大小,它的毛利对最终利润水平非常重要。重点、新关注的业务板块代表了集团未来的重点业务、新领域、新市场的开拓,在未来收入达到一定的增速、水平和规模的时候,毛利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利润的规模大小。

所以对于集团型企业而言,对于毛利水平的分析一定是围绕收入规模占比大的业务板块或是决定未来集团战略转型的新业务板块,或者是老业务板块中的新产品线。因此,关于毛利和毛利率的分析是需要从集团层面下沉到具体的业务板块、业务板块的重点企业、重点企业的重点产品线或新产品线这样的一种分析和比较。

简单总结,毛利、毛利率的分析结构:

1.集团->重点业务板块->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线。

2.集团->重点业务板块->重点企业->新产品线。

3.集团->新业务板块。

财务报表视角下的企业

在上面提到的经营分析中,实际上也会涉及到大量的财务分析指标,可以结合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宏观的例如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成长能力三个层面、六个关键点来评价企业整体财务表现。

1.盈利能力主要体现在获利性和资产使用效率两个方面:

获利性——在同等业务量和营业收入水平下,降低成本以产生更多利润的能力,即如何最大化利润表的最终行BottomLine(净利润)。

资产使用效率——在同等资源占用和生产能力(资产规模)下,取得更高业务量、营业收入或现金流入的能力,即如何最大化利润表的第一行TopLine(营业收入)或最大化经营利润的变现速度。

2.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流动性、偿付性和财务结构三个方面:

流动性——现金是否足够支撑日常运营的支出,以及流动负债是否可由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即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偿付性——企业是否可以偿还长期负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如何。

财务结构——资本中不同股权与债权的比例,不同比例下财务杠杆作用以及对利润的影响。

3.成长能力主要体现在经营增长方面:

经营增长——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业务量规模的扩张程度,资源投入的增加速度,以及所带来的收入和盈利的增长速度。

反映以上三个层次六大关注点的财务指标有很多,集团型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运营特点,围绕这个基本的财务分析框架来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进行科学评价。

行业影响、市场影响因素

任何数据的解读都离不开行业性,尤其是集团型的在收入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下的企业,行业与市场因素对收入、毛利、利润的影响都会非常大,以下面几个行业为例:

光伏发电行业-资金密集性行业,主要以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融资性租赁来筹措资金,整体负债较高。如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或信贷收缩,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光伏电站项目投产到进入补贴名录时间较长,可再生能源基金收缴结算周期较长等因素,导致国家财政部发放可再生能源补贴存在一定的滞后,对标的公司现金流压力比较大。

医药行业-第一,容易受市场政策影响,例如: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对西医开具中药处方加强了管理,可能会导致中药品种在部分医院的处方和推广面临困难。第二,医保和基药目录产品进入医院需要通过药品招标采购流程,受医保支付压力影响,近年的招标采购中降价成为普遍的趋势。第三,国家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实施带量采购,药品价格降幅明显。包括受环保等政策影响,近年来化学原料药价格大幅上涨,未来几年仍可能继续小幅上涨。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主要上游行业为石化行业,市场波动受国际原油价格直接影响,下游行业多为民生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包括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引发的成本增加无法直接向市场客户进行转移,利润空间缩小。同时,因安全生产监管、环保监管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通过行业分析,了解所在行业整体发展收入规模、行业收入增速、整体毛利、利润情况对比集团各业务板块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在行业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市场位置基本上就可以大概判断出集团主要业务板块在市场的竞争力表现。行业收入增速快,但业务板块收入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是市场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没有打开还是产品竞争力不够,到底是哪些因素的影响?行业细分领域毛利率整体水平高,但在该行业业态下的企业毛利率水平低下,又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只有将数据置身于行业水平来对比了解,这样才更容易找到与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差距,以及不断思考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业态-企业-产品线,企业重点调整与决策影响的考虑

对于重点业态下的重点企业,重点业态下的重点产品线以及涉及到集团产业升级、战略调整目标下的新业态、新业务领域、新产品线均应该纳入到集团经营层面进行深入分析,重点仍然分析的是收入、成本、毛利、费用与利润。

重点业态追求效率。对重点业态的关注除了对收入规模的关注外,重点关注的是利润水平,因为重点业态的发展跟随行业发展水平可能增速已经达到一定的瓶颈,在发展增速能够保持在一定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来提升利润率水平,本质上追求的是效率的提升。

新业态追求规模和占有率。对新业态的关注重点放在收入增长规模的变化,代表了集团型企业未来变革、升级转型的趋势和方向,寻找增长第二级,以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本质上这个阶段追求的是市场规模。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集团型企业在未来一到两年重点决策的改变对各个业态下在收入、成本、毛利、费用和利润以及资金运作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在北京地区,因为产业调整、环保政策、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对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生产制造、化工行业就有很大的影响,特定环境下的停工停产、人力成本的上升、上下游产业链的重塑、物流成本的增加等都促使集团型企业需要从整体来考虑如何应对。

三.总结

基本上到这里,围绕集团型企业的重点经营分析的介绍就可以告一个段落,大家也可以从中看到其复杂性,实际上是综合了财务、业务、经营管理、行业因素等各个方面的考虑,最终要形成一个对集团高层管理决策有价值的一种可视化分析,让他们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对集团经营有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认为业务永远是第一位的,商业智能BI的作用和目的是用以一种更加便捷和简单的方式来解读业务,从总到分、自上而下的回答在业务解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商业智能BI实施交付的方法论要紧扣业务本身,呈现重点目标数据、体现集团经营管理思路、定位问题和发现问题。最终,商业智能BI仍然要回归到业务、回归到管理本身,帮助企业提升决策的效率与质量。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上市银行财务分析和上市银行财务报告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bitget官方网站是哪个

bitget怎么买币

bitget下载

bitget最新下载链接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797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上市股票法律意见书上市股票法律意见书模板
下一篇: 上影股份股票代码中影股份股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