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没想到,在银行里面跟理财经理买产品,也会被骗的!”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的十几位市民向奥一全媒体记者报料,称被广发银行东莞分行石排支行的理财经理叶晃校诈骗了几十万至上百万元不等。如今叶晃校已在监狱中,十几位老人积攒多年的“棺材本”却面临血本无归的下场。
图:广发银行东莞分行石排支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发银行理财经理诈骗近2千万
炒股投资全亏逃亡被抓
据奥一全媒体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2001年10月份,叶晃校入职广东发展银行东莞分行石排支行,后任理财经理。2013年至2018年期间,叶晃校以“虚构高息借款投资项目”、“虚构收益较高的理财项目”、“修改客户购买理财的周期,骗取对方提供U盾转走资金”等方式对梁某、王某、黄某等27名受害人实施诈骗。据悉,27名被害人均是叶晃校的亲戚、朋友、熟人或曾委托其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涉案金额高达1928万元。
叶晃校供述称,其以父亲的身份开设融资融券股票账户进行炒股,股票投资至今亏损2000万元左右,由于怕自己的行为会暴露,而且向客户借的钱没有偿还能力,因此想一走了之。
叶晃校将账户余下资金取出后于2018年9月13日逃到新疆乌鲁木齐,随后逃到广西百色市。9月28日,叶晃校在广西百色市的一家餐馆被公安抓获,现关押于东莞市看守所。
2019年7月11日,东莞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叶晃校犯诈骗罪,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9年12月,法院作出刑事判决,被告人叶晃校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叶晃校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责令叶晃校予与退赔。
银行监管不力
被判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
由于叶晃校诈骗所得到的钱,除了在其身上扣押的几十万,其他的都炒股票赔光了,不足以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因此,2020年7月底,多位受害人将广发银行东莞分行石排支行及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赔偿理财款。受害人认为,自己是在银行的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内,被银行员工实施侵权行为,银行存在管理漏洞以及监管不力等责任。
银行方则辩称,叶晃校的行为属于个人犯罪行为,不是职务行为,其后果应由叶晃校个人承担,不应由银行承担。而且银行其实对员工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监管,不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形。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叶晃校的侵权行为并不构成职务行为。对于被告广发银行石排支行而言,侵权人叶晃校是该行的理财经理,叶晃校在该行工作期间,以购买理财产品为幌子,在该行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将原告的款项转走,并最终导致原告产生财产损失。上述情形之所以发生,叶晃校利用银行职员的身份谋划诈骗活动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也与广发银行石排支行的用人失察,忽视对员工人品和职业操守考察、监管不力及对案涉大额资金的划付未尽到核查义务存在关联。广发银行石排支行对原告的资金损失存在一定程度的过错,应该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
同时受理七八位受害人委托诉讼的律师向记者透露,法院判决银行对不同受害人损失的承担比例,为完全无责至百分之八九十。据受害人家属叶先生提供的法院判决书显示,叶晃校退赔给其母亲50多万的不足部分,银行承担20%的补充赔偿责任。
对于法院一审的判决结果,广发银行石排支行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此案将于2021年1月29日再次开庭审理。记者为此致电以及发信息给该支行的行长,截止发稿,仍未获得对方回复。
此前,不少该案受害人向中国银保监会东莞监管分局信访,该分局向部分群众回复的《群众来访事项告知书》显示,“对于你反映的要求广发银行东莞石排支行赔偿损失的事项,请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对受害人陈某的《信访答复意见书》中,该分局表示,针对广发银行东莞石排支行的违规问题,已对广发银行东莞分行进行监管约谈,提出监管要求并责令其进行整改问责,下一步将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记者于1月28日多次致电该分局联系电话,未能接通。
被银行的员工诈骗,
银行要不要担责?
客户在银行里面的办公场所、工作时间被员工骗了钱,银行究竟要不要担责呢?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的陈倩儿律师表示,目前只能按照判决所载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1、一般侵权过错责任的分配是需要在按照过错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按照审判的事实来看按照比例来赔偿较为合适,因为原告在本案中确实也没尽合理审查(毕竟也不是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
2、银行提起上诉,可能会其对诈骗的事实完全不知情且没有行使任何行为或提供便利促使诈骗行为的发生,所以主观认为不存在过错。但是法官考虑的更多的是银行经理本身的身份会令原告产生信赖利益,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存在漏洞,导致经理行使本次违法行为有机可乘。且案涉行为发生在银行里面,也会考虑一定的安保责任义务。
作案手法简单拙劣
为何多位老人仍会被骗?
据了解,此起诈骗案件中,有多位受害者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其中有一位71岁的老人被骗了200万元。老人们为何会轻易被叶晃校骗呢?
“叶晃校是我们石排当地‘响当当’的人物,大家都认识他,他在广发银行当了理财经理十几年,我们都把他当成了广发银行的‘活招牌’。”受害人家属之一玲玲表示,当时自己的母亲在叶晃校的办公室看到许多关于他的个人荣誉以及奖章,没想到在银行里面接待自己的理财经理会是个骗子。
图:叶晃校提供给受害人的购买理财告知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叶晃校供述,其诈骗客户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虚构理财,即是当客户找其购买理财的,其就利用客户的信任,用客户的K盾把客户的资金转给其指定账户,然后对客户说已经购买理财,并自行打印一张购买理财告知书贴在信封上,打印一张理财收益说明书放入信封内,然后交给客户。
第二种就是购买理财,当客户找其购买理财产品时,如果客户警惕性高的,就帮客户购买一日理财,然后跟客户说是购买了一年期限的理财产品,当理财产品第二日到期到账后,其就以拿存折过来打本为由叫客户拿来存折和k盾,然后其就用客户的K盾将到账的资金转到其指定的账户。
第三种是虚构投资,即是向客户虚构投资项目,利用客户对其信任,从而达到借钱给其的目的。
图:叶晃校提供给受害人的理财收益说明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受害人提供的理财收益说明书可以看到,上面既没有银行的盖章,也没有个人的签名,只是写着产品金额、收益等信息,并非银行正规的理财产品协议书。难道受害人不会产生怀疑吗?据了解,由于此前不少受害人都曾跟叶晃校购买过理财产品并收到本金跟收益,加上自身也对购买理财产品的流程并不了解,出于对银行以及叶晃校的信任,并未能识别出这是个虚假的购买合同。此外,不少受害人还将银行卡以及K盾交由叶晃校去办理业务,因此让叶晃校得以将资金转入其他的账户。老人家也不知道怎么去打印存折,查看是否真实购买了理财产品。因此直到叶晃校卷款跑路案发,才知道自己上当被骗。
老年人在自身不熟悉理财产品的情况下,购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理财产品,为什么不跟自己的子女商量一下呢?有受害人家属表示,有些老人家担心子女知道了自己的财产之后,变得不努力上进,只想着啃老,所以才会瞒着子女去购买理财产品。
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如何避免被骗?
这些钱大都是老人们积攒了多年的“养老本”,如今却面临着血本无归的下场,不少老人都表示难以接受。一位66岁的老人家表示,自己因为被骗的资金太多刺激太大,而导致轻微中风住院十天。也有些老人因生气或自责而寡寡欲欢,甚至失眠多日。
东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向奥一全媒体记者表示,此前该协会曾经对受害人与广发银行石排支行进行调解,因双方分歧过大而调解失败。
为了避免老年人投资理财上当受骗,该协会建议,老人家在购买理财产品前,最好跟子女或者信任的人商量。其次,要在正规的金融机构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不要亲信他人代办代买理财产品。此外,还要充分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根据自身风险的承受能力去选择理财产品,对于号称高收益低风险、保本收益的理财产品,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作者:奥一全媒体记者 卢若情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842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