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遗扶贫带货土玩意儿的致富新模式

内蒙古非遗扶贫:带货“土玩意儿”的致富新模式

内蒙古非遗扶贫:带货“土玩意儿”的致富新模式 2020-06-21 15:52:27

原标题:内蒙古非遗扶贫:带货土玩意儿的致富新模式

春吃饼、夏吃糕、秋吃酥、冬吃糖……老祖宗留传下来的点心文化也是讲究‘节气’的。2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家精点心第四代传承人马丽向过往游客讲述着中国北方草原的点心文化。

近日,内蒙古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开展线上线下展示展销活动,带货流传千古的土玩意儿,不仅向世人讲述中国文化,更是探索出致富的新模式。

马丽手中的精点心已有100多年历史,她从小跟着妈妈和外祖母学习精点心制作,每天日出前要把面和好、馅儿调好。点心样式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潜心研究,传到马丽手中已经可以做出上百种花样。

花样再多,唯一不变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那个味儿。一位顾客品尝过她的精点心后,竖着大拇指大赞:这就是小时候奶奶家柜子里的味道!

马丽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店铺迟迟不能开张,我便开通在线直播,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向大家展示点心制作工艺,并进行线上销售。

如今马丽的精点心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不少受疫情影响失业的女工前来拜师学艺,马丽便免费教授她们。把我的点心制作手艺传授给大家,让她们能有一技之长,至少,出师后能自己开个点心店。

马丽的目标是,通过非遗扶贫,将马家精点心打造成草原稻香村,让更多人通过味蕾留下记忆深处的中国文化。

现在内蒙古依然流传着上千年的石磨莜面做法。5月份种莜麦,9月份收割、脱粒、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再用炒锅炒熟,最后用石磨磨成莜面。内蒙古第四代莜面饮食记忆传承人贾银凤在线直播向看官们介绍着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武川石磨莜面。

石磨莜面的味道更纯正、口感更劲道、营养价值更高。贾银凤边推着莜面窝窝边介绍道,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的做法五花八门,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为大家展示五六十种莜面制作技艺。

贾银凤告诉记者,2018年,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国家非遗扶贫工坊在武川县成立,工坊内聚集了一批莜面饮食技艺传承人对当地贫困户进行帮扶。

武川县达不亥村是重点扶贫对象,一半以上村民都是贫困户,年收入不过一两千块钱。从买莜麦籽、教授高产技术,到高价收购莜麦,甚至带动村里的妇女学习莜面制作技艺,工坊可谓是‘一条龙服务’。贾银凤说,经过近两年的非遗扶贫,如今当地贫困户的年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块钱,村里的妇女们也逐渐掌握了多种莜面制作技艺,跃跃欲试地准备开农家乐。

记者从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内蒙古非遗购物节直播月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的非遗项目迎来直播热,直播首日3小时在线人数达137万,成交量近万单,成交金额达126万元。

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中国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大型露天博物馆—莫尼山非遗小镇,以非遗博物馆、非遗研学基地、非遗传习体验互动区等12个非遗游览集合体的形式实现了传统工艺与游客面对面,从而带动了非遗传承和非遗经济的良性循环。

莫尼山非遗小镇负责人贾宏伟称:我们只是通过对原生态村落进行改造和创建,为非遗传承的文化整合搭建一个平台,无论是非遗传习、非遗研学,还是做一些配套服务工作,都能逐渐盘活当地的一些劳动力,甚至实现了引导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截止到目前,莫尼山非遗小镇投入试运营以来已入驻非遗传承人60多位。从吃、喝、玩、展演,到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展馆,莫尼山非遗小镇正在逐步将传承的谱系用活态的方式罗列书写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保护的重要性。

Bitget注册登录

bitget交易所注册

bitget注册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905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内蒙古配资分析惨烈400亿券商6分钟闪崩跌停更有断崖式6连跌
下一篇: 内阁人士称韩总统接受国务总理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