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发展,根本在企业,关键在企业家。江阴能有今天的殷实家底、县域地位,广大企业家居功至伟。他们带领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更为江阴精神赋予了荡气回肠的新注解。
聚焦江阴企业在共克时艰中勇争一流、开拓创新新经验、新做法,《澄企新观察》专栏
推出第三篇专栏报道《五年做到上市!这家企业靠什么?》。
在风电能源这片广阔的“新蓝海”,有一群怀揣“追风梦”的前行者,他们立志要实现技术突围,做中国人自己的风机核心部件。
弘扬实干精神,远行通达之道。成立于2015年的江阴弘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历经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如今已跃升国内顶尖的变桨设备制造商,成为细分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在做强做大风电变桨控制系统主业的同时,江阴弘远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加快资本经营步伐,其母公司纳泉能源科技今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我市今年第3家在境内外主板上市的企业。
创业几多艰辛
筚路方显本色
作为风电机组功率控制和平稳运行的重要执行部分,变桨控制系统与风电机组的安全有效运行息息相关。
在2013年以前,国内主流的变桨控制系统基本为低压配置,柜内1000多根接线、柜体设计上下分层,并且后备电源是低压控制规格,元器件或导线很有可能因电流过大而烧毁,系统稳定性能并不高。
“我们觉得摩尔定律不应在变桨控制系统上失效,提升系统性能,高压集成的变桨产品将是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中国纳泉能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潘红煌透露,高压变桨技术一度被国外企业垄断,他们立志打破国外垄断,研发属于自己的高压集成式变桨系统。
所谓高压集成,就是要做到故障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发电效率提高。“如果能研发出来,不仅会比国外的高压变桨技术更有优势,对国内风电变桨行业而言,也将是一次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潘红煌告诉记者。
披荆斩棘,创业维艰。从创业初期无从下手,到核心产品初具规模,每一步都前进得无比艰难。“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变桨控制系统的故障率,我们在前期研发过程中进行了反复测试和分析。”江阴弘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赵同亮介绍。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但又希望不断的过程:2015年初,弘远2.0兆瓦变桨系统第一代产品研发问世,为了获取最真实的运行数据,这台样机在内蒙古多伦风场挂机试运行;2015年10月,南方还处于穿短袖的时节,弘远的工程师团队已在多伦风场穿上了羽绒服,细细的雪花在窗外缓缓飘落,工程师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跳动着的运行数据牵动着他们的心;2016年1月,内蒙古寒风凛冽,赵同亮拿着样机试运行零故障率的“成绩单”,和团队小伙伴站在风机下面听叶片划过的声音,心潮澎湃,“那是我们听过的最为动听的声音”。
同年,江阴弘远与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科技公司远景能源达成合作,带动国内变桨行业实现由低压向高压的跨越。目前,江阴弘远已成为远景能源高压变桨控制系统最大的供应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0%以上。
细微之处见证匠心
技术领跑行业前沿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标语在江阴弘远的宣传墙上格外醒目。
2017年5月,海上4兆瓦变桨控制系统研发项目提上江阴弘远的计划日程,这是他们首次开发海上风电变桨系统。尽管研发团队已有陆地风机变桨系统的技术基础,但对于他们来说,海上变桨控制系统依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为了赶项目上线进度,研发团队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夜以继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消除5%的误差,整整四天三夜,我们反复修改程序代码,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超过10小时。”赵同亮当时想,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然就算睡下了心里也不踏实。
凭着这股拼劲和钻劲,弘远海上4兆瓦变桨控制系统研发成功并在当年顺利实现量产。
近年来,国内外风电设备朝着大兆瓦级风机方向发展,力求进一步提高单机发电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设备完好率,同时降低设备的维护、保养成本。
作为风电核心部件之一的变桨控制系统,正随着风电行业朝着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企业的一楼大厅,一台12兆瓦大型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台大型设备由弘远自主研发,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最高可支持15兆瓦风电机组。
据了解,该设备今年还在北京举行的风能展上惊艳亮相,吸引了不少风电整机商、配件厂商的关注。“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多个单元统一集成,实现风机稳定运行,同时还增加了风机的抗台风功能。”赵同亮告诉记者,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变桨系统还能实现海上风机在长期无人值守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江阴弘远成为我市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的优秀代表之一,被认定为无锡市风电变桨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企业生产的高压集成变桨控制系统被确认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和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
筑梦前行迎来曙光
资本助力前景可期
翻开江阴弘远的合作“朋友圈”,除了远景能源外,还有运达风电、中国中车、三一重能等,都是国内风电行业排名前十的整机制造商。
截至2019年年底,近4000套带有江阴弘远“印记”的变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在国内外各大风场,弘远也成为国内高压变桨系统开发最早、装机量最多的生产厂家之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5年积淀,江阴弘远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10月20日,中国纳泉能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江阴弘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敲响开市锣的那一刻,企业负责人程里伏的内心感慨万分:“企业成立之初,我们就坚定了走资本经营道路的决心。5年来,企业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江阴市委、市政府的悉心支持和服务,我们对企业上市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上市梦圆,企业也有了新的发展规划——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转型为风电及变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江阴弘远将用好资本市场,引来更多金融“活水”,在风场技术改造与运营维护、风场投资与运营等领域“开疆拓土”,持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巩固在变桨行业的领先地位。
“江阴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我们做优主业、成功上市提供了强大助力。”展望未来,程里伏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完善人才政策,为企业招募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加大技术补贴和支持力度,助推企业研发科技含量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
专家解读
特约观察员 刘亮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
今年10月发布的《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整个风电行业发展有望进入倍增阶段。
弘远新能源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中央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今年科创板的推出,都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硬科技”企业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弘远新能源获得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扶持政策的支持,说明政府旨在通过相关政策示范引领、精准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以弘远新能源为代表的细分领域科技龙头正成为政府鼓励、市场认可的主流。因此,企业不必再追求大而全,而更应该做“精”,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与韧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约观察员 耿强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南京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江阴制造业基础雄厚,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首。“江阴板块”体量大、数量多,目前已累计拥有上市企业5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6家。下阶段,江阴在继续推进企业上市的同时,应推动资本运作由量变向质变转变,实现量质齐飞、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资本市场,衡量一家上市企业最直接的标准就是这家上市企业的市值处于什么水平,而市值与企业的利润和估值相关。江阴企业要多关注估值这一块,更加注重生产制造和研发环节,提高资本经营能力和效益,更好地打响“江阴板块”品牌,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913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