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浙江省辖县级市余姚市概况2、浙江省余姚市概况3、余姚路凹空间推出首展——“First of All”,又多一打卡新地标
浙江省辖县级市余姚市概况
余姚市,浙江省辖县级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虞世南、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乡。余姚文化属吴越文化,余姚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余姚河姆渡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月,余姚市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 风土记 》载,舜文庶所封之地, 舜姓 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 越绝书 》裁, 夏少康 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 山海经 》 郭璞 注,句余山在会稽 余姚县 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 郡县释名 》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 姚姓 ,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 越语 地名,其义不明。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东经120至121度,北纬29至30度,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地形地貌
余姚中学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总面积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余姚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
气候特征
余姚城区(4)
余姚地处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61小时。年平均气温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2.2℃(2013年8月6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雨量充沛,年平均隆水量1547毫米,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每秒2-3米。夏秋间多台风和热带风暴,冬季四明山区有积雪。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
余姚北部全境为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海水潮位低,含沙量高而变幅大,杭州湾为中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9.8米,余姚海域年平均潮差:黄家埠2.5米、小曹娥3米。
水文资源
余姚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90立方米,平均蓄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库塘蓄水2.2亿立方米,其余为地下水。
境内主要溪流18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万千瓦,1993年余姚市水电站75座。装机用量1.52万千瓦,年发电量2900多万千瓦时。
山林资源
林地481.6平方公里。其中用材林257.73平方公里,经济林(包括茶园、果园、油茶,油桐、板栗、棕漆等)68.7平方公里,薪炭林15.1平方公里,竹林139.8平方公里。防护林、特用林0.7平方公里,竹年采量350多万根。特产杨梅,已达7万亩,1991年产量9407吨。
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200.52万亩,其中耕地77.03万亩,占总面积38.4%;林地71.84万亩,占总面积的35.8%;居民点、工矿、交通用地为14.97万亩,占总面积7.5%;水域15.62万亩,占总面积的7.7%;牧草用地为0.14万亩,特殊用地(国防、园林等)0.15万亩,末利用地区10.9万亩,占总面积的5.6%。余姚市土地、土壤类型多样,北部平原是盐土、潮土,中部水网平原为水稻土,南部丘陵山地为红壤、黄壤等土质。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种类繁多,野生哺乳动物:野猪、鸡狼、短耳兔、黄鼬、香狐狸等;爬行动物:山乌龟、各种蛇类等;两栖动物:石鸡(蟆)等;鸟类:杜鹃、猫头鹰、雉鸡等10余种;昆虫有蝉、蝴蝶品种20余类。淡水鱼类58种;甲壳类主要有青蟹、甲鱼等;海水渔业资源有黄泥螺、黄蛤、沙蟹、梭子蟹、鲳鱼、海鳗、鲚鱼等20余种。
矿产资源
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为主要矿产,分布在大隐镇、芝林、洪山乡的前鲍陈,储蓄量156万吨,大隐镇的云溪,陆埠镇的钟山渡槽,各有8万吨。高岭土分布于大岚镇的柿林北,呈肉红、灰色。花岗石,分布在梁弄镇让贤、四明山镇的屏风山,是建筑材料。
龙泉山在城区西隅,滨姚江。余姚古为浅海,山系浅海小岛,因名屿山,一名灵绪山。山腰有微泉,干旱不涸。晋时改为龙泉山。周围千余米,海拔67.4米。
旅游景点
龙泉寺
龙泉古刹位于山东部。建于晋咸康二年(336),为浙东古刹。以后屡毁屡建。至元始祖元贞二年(1295)重建有3阁5院,3亭1寺,占山之一半。明代,为学者、名宦荟集之所。王阳明曾二次讲学于寺之中天阁。清鸦片战争时,英侵略者在道光二十一年秋占宁波,派舰艇掠余姚烧寺。光绪元年(1876)重建,规模小于元代。建国后,文革期间,殿宇移作他用,佛像荡然无存。1990年重修整理。现已恢复旧貌,重放光彩。
中天阁原为龙泉寺中一部分,五代时建。取意于唐朝诗人方干《登龙山绝顶》诗中:“中天气爽近是河一句”。明王阳明两次讲学于此。嘉靖间立阳明牌位祀之,曰新建伯祠,东建海日祠祀文成父尚书王华,二祠统称曰二王祠。万历间,以冠带袍笏塑像。阳阴脸青,以门人徐爱、钱德洪配亲。清乾隆间设龙山书院。1954年迄今借作“梨洲文献馆”。[5]
龙泉石井位于中天阁东北处,茂林修竹间,古井终年不涸,因曰龙泉井。北宋王安石任鄞县令,与余姚县令谢景初为同科进士,时来余姚。作《龙泉寺石井》诗:“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以潜龙自比,抒政治抱负。南宋高宗赵构避金兵,经余姚去宁波下海,金兵北退,又重临余姚龙泉山,驻跸七天,饮龙泉井水,觉得十分甘甜,取十瓮以去,山名益振。[6]
祭忠台位于龙山绝顶。明正统间,邑人成器等在此遥祭为宦官王振所杀害之刘球。故名。台旁石刻有王阳明书祭忠台三字,早已废。[7]
四先贤故里碑亭位于龙泉山南坡,坐北朝南,为纪念严光、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四位先贤的风节、思想和历史功绩。严、王两碑亭建立清乾隆十九年(1754),朱、黄两碑建于清末。四亭原置于接宫官处(今龙山剧院前),后两迁至现址。1982年重建,四亭各有楹联、亭额碑名。[8]
龙山景点,历经沧桑,1941年4月~1945年8月,余姚陷敌,日军占领期间,划山为警戒区,驻日警备队,禁民上山。原有明清时所建之严子陵祠,谢文正(迁)祠,孙忠烈(大燧)祠,以及二王祠、朱黄合祠等悉遭破坏,仅剩屋宇。二王祠中王阳明冠带袍笏塑像,亦遭日寇盗去日本。
建国后1963年辟龙山公园、建园中园、天风园、花木圃、动物园,并建有四贤严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黄梨洲纪念亭,分别由当代书法家舒同、沈定庵、周而复、郭绍虞题额。舜水亭南有“朱舜水纪念碑”,为1982年日本朱舜水纪念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建,沙孟海书。其旁有滑寿亭为纪念元末客居余姚之名医滑寿。1986年建。
胜归山摩崖石刻位于城北郊,海拔147米,原名圣龟山。晋刘牢之战胜孙恩屯兵于此,改名胜归山,又称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间胡宗宪任县令,出公羡银赎民山地,禁止开山采石,树木成荫,于是渐成形胜之地。以后胡宗宪任浙江总督,胜倭寇归饮在山下,立有胜归山碑,吕本撰管见,书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珂摹丹入山,镌刻胡公岩三字,实其遗迹。后又在岩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国时已改为观音像,后又湮灭。解放前后,东西山崖雕刻佛像十四个,依山势凿雕,排列有致。[9]
客星山
客星山位于余姚城东北十里的安山桥北,与慈溪市交界处。原名陈山,为汉严光隐居与墓葬之地。宋乾道间,史浩知绍兴府事命县令蔡宪于严光墓下建客星庵,立严子陵墓道。客星庵碑邑人虞似良书。嘉定时于山巅建高节书院,明洪武时湮废。墓有题石曰汉严光墓,明正德时立石镌曰:“汉徵士严公墓”。墓以上有高风亭。清郑仕诗云:“姚邑东偏耸客星,十分孤秀十分清。”客星山又为“汉三老碑”的出土地。清咸丰二年山民上山掘得。1922年杭州西泠印社专辟“汉三老石室”收存。[10]
黄宗羲墓道位于陆埠镇十五岙村化安山,墓盖瓦如人字,呈圆弧山墙状。墓前设石桌、石凳。墓内无棺,遗体安置石床上,以期速朽。东南与忠端公墓两相对照。墓碣为四明(宁波)万经隶书。全祖望撰神道碑、毛奇龄撰墓志铭。后神道碑等湮灭。1956年省公布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革中遭破坏。1981年修复,1995年修建墓道,两旁植梅花百株,并建有龙虎草堂。[11]
四明湖位于梁弄镇西北,系人工水库,有八字桥山、玉兔岛、野猫湾、丁山等5岛。岛上植杨梅,湖中鱼虾捕捞量100多万斤。湖南畔狮子山顶建有“革命烈士碑”,碑高20余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书”。现四明湖以玉兔岛为中心,开发成为四明湖度假村,由香港张宇先生投资。[12]
白水冲位于梁弄南云根山与石屋之间。又名潺缓洞。瀑布高30米,飞流直泻,声如雷鸣,历代诗人多探胜吟唱,岸崖上刻“白水潺缓”四字。洞外原有祠宇观,为东汉刘、樊云翘夫妇向白道人学仙之处。得仙术升天后,后人在飞升处建祠观。后来唐玄宗遣使移观于此。宋徽宗御书为“丹山赤水洞天”。成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瀑布茶”产于此,唐陆羽名“瀑布仙茗”载入《茶经》。[13]
丹山赤水位于余姚大岚山柿林村溪边。沿溪悬崖峭壁数里,高数十米,石呈红褐色。岩缝中间生杂树,岩树花草,红绿相间,古名杀羊岩,相传仙人“杀羊渍血”于此。溪名赤水,因名丹山赤水,上有赤水桥。
余姚四岩窗位于华山乡大俞山巅。系一长方形悬崖。腰部列四洞穴,岩高30余米,长约60米,如四个窗户。唐刘长卿诗云:“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因此得名。岩下深谷有清泉碧潭,旁有屏风岩,上刻“四明山心”。
余姚芦山禅寺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姚江之北,芦山北麓。西邻河姆渡遗址,交通便捷。寺创建于唐乾元元年(785),南宋时赐额“芦山普光院”,隆盛一时,为文人学士游览探胜之地,陆游、范成大、史浩等俱有吟咏之作,流传后世。以后屡圮屡建。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十三年重修迨至民国。建国后,60年代,宁波、舟山等地僧众徙居于此。1992年修复开放。
文物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余姚河姆渡镇,1973年6月底发现。经两期发掘、专家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科学测定,距今已有6900多年历史,为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发掘面积约占4万平方米,相互迭压为四个文化层组成,共出土文物7000件,第四层最为重要。(一)发现大量稻谷堆积。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发源地之一。(二)发现大批木结构建筑遗迹。房屋为木结构干栏式长屋,营建技术,已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并用榫卯接合。(三)出土刀、匕、锤、铲、矛、碗等木器。家畜遗骸数量繁多,哺乳类有灵长目2种,偶蹄目9种,啮齿目2种,食肉目11种,长鼻、奇蹄目各1种。此外爬行类3种,鱼类8种,并有犀牛、象等骸骨发现。(四)夹炭黑陶,主要有釜、罐、盆、盘、钵5种。(五)出土耜、镰、哨、箭、镞骨器等20种。(六)墓葬27座,随葬品42件,及数十具河姆渡人遗骸。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鲻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丈亭镇西岳村鲻山东麓。遗址南北约100米,东西约25米,出土石器有斧、凿;陶片夹炭黑陶为主。夹砂灰红陶次之,从各种器型综合考察,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第三层。距今六千年。
通济桥位于余姚城区舜江楼南。全长90多米,共106级,石砌3孔拱桥,桥身连两边桥堍,其长43.39米,中孔净跨14.2米。桥面宽5.61米,两侧石板22块,望柱24根,其中桥顶4根雕刻着狮首莲花座。东侧曰:“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西侧联曰:“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始建于宋庆历七年(1047)为木桥,称德惠桥,后易名虹桥。元至顺三年(1332)改建石桥,易名通济桥。现存之桥为清雍正七年重建。古时海船沿甬江入姚江西上,此桥为第一座桥,故称“浙东第一桥”。
舜江楼位于余姚通济桥北堍旧城墙上。坐北朝南,二层五间,抬梁式穿斗式结合木结构,下层四周有围廊,连城墙高11.86米。元至元年间(1335~1340)建。后屡毁屡建。1982年遭火,同年修复。
浙江省余姚市概况
余姚市,浙江省辖县级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虞世南、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乡。余姚文化属吴越文化,余姚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余姚河姆渡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月,余姚市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东经120至121度,北纬29至30度,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地形地貌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总面积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余姚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
气候特征
余姚地处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61小时。年平均气温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2.2℃(2013年8月6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雨量充沛,年平均隆水量1547毫米,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每秒2-3米。夏秋间多台风和热带风暴,冬季四明山区有积雪。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
余姚北部全境为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海水潮位低,含沙量高而变幅大,杭州湾为中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9.8米,余姚海域年平均潮差:黄家埠2.5米、小曹娥3米。
水文资源
余姚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90立方米,平均蓄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库塘蓄水2.2亿立方米,其余为地下水。
境内主要溪流18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万千瓦,1993年余姚市水电站75座。装机用量1.52万千瓦,年发电量2900多万千瓦时。
山林资源
林地481.6平方公里。其中用材林257.73平方公里,经济林(包括茶园、果园、油茶,油桐、板栗、棕漆等)68.7平方公里,薪炭林15.1平方公里,竹林139.8平方公里。防护林、特用林0.7平方公里,竹年采量350多万根。特产杨梅,已达7万亩,1991年产量9407吨。
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200.52万亩,其中耕地77.03万亩,占总面积38.4%;林地71.84万亩,占总面积的35.8%;居民点、工矿、交通用地为14.97万亩,占总面积7.5%;水域15.62万亩,占总面积的7.7%;牧草用地为0.14万亩,特殊用地(国防、园林等)0.15万亩,末利用地区10.9万亩,占总面积的5.6%。余姚市土地、土壤类型多样,北部平原是盐土、潮土,中部水网平原为水稻土,南部丘陵山地为红壤、黄壤等土质。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种类繁多,野生哺乳动物:野猪、鸡狼、短耳兔、黄鼬、香狐狸等;爬行动物:山乌龟、各种蛇类等;两栖动物:石鸡(蟆)等;鸟类:杜鹃、猫头鹰、雉鸡等10余种;昆虫有蝉、蝴蝶品种20余类。淡水鱼类58种;甲壳类主要有青蟹、甲鱼等;海水渔业资源有黄泥螺、黄蛤、沙蟹、梭子蟹、鲳鱼、海鳗、鲚鱼等20余种。
矿产资源
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为主要矿产,分布在大隐镇、芝林、洪山乡的前鲍陈,储蓄量156万吨,大隐镇的云溪,陆埠镇的钟山渡槽,各有8万吨。高岭土分布于大岚镇的柿林北,呈肉红、灰色。花岗石,分布在梁弄镇让贤、四明山镇的屏风山,是建筑材料。
龙泉山在城区西隅,滨姚江。余姚古为浅海,山系浅海小岛,因名屿山,一名灵绪山。山腰有微泉,干旱不涸。晋时改为龙泉山。周围千余米,海拔67.4米。
旅游景点
龙泉寺
龙泉古刹位于山东部。建于晋咸康二年(336),为浙东古刹。以后屡毁屡建。至元始祖元贞二年(1295)重建有3阁5院,3亭1寺,占山之一半。明代,为学者、名宦荟集之所。王阳明曾二次讲学于寺之中天阁。清鸦片战争时,英侵略者在道光二十一年秋占宁波,派舰艇掠余姚烧寺。光绪元年(1876)重建,规模小于元代。建国后,文革期间,殿宇移作他用,佛像荡然无存。1990年重修整理。现已恢复旧貌,重放光彩。
中天阁原为龙泉寺中一部分,五代时建。取意于唐朝诗人方干《登龙山绝顶》诗中:“中天气爽近是河一句”。明王阳明两次讲学于此。嘉靖间立阳明牌位祀之,曰新建伯祠,东建海日祠祀文成父尚书王华,二祠统称曰二王祠。万历间,以冠带袍笏塑像。阳阴脸青,以门人徐爱、钱德洪配亲。清乾隆间设龙山书院。1954年迄今借作“梨洲文献馆”。[5]
龙泉石井位于中天阁东北处,茂林修竹间,古井终年不涸,因曰龙泉井。北宋王安石任鄞县令,与余姚县令谢景初为同科进士,时来余姚。作《龙泉寺石井》诗:“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以潜龙自比,抒政治抱负。南宋高宗赵构避金兵,经余姚去宁波下海,金兵北退,又重临余姚龙泉山,驻跸七天,饮龙泉井水,觉得十分甘甜,取十瓮以去,山名益振。[6]
祭忠台位于龙山绝顶。明正统间,邑人成器等在此遥祭为宦官王振所杀害之刘球。故名。台旁石刻有王阳明书祭忠台三字,早已废。[7]
四先贤故里碑亭位于龙泉山南坡,坐北朝南,为纪念严光、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四位先贤的风节、思想和历史功绩。严、王两碑亭建立清乾隆十九年(1754),朱、黄两碑建于清末。四亭原置于接宫官处(今龙山剧院前),后两迁至现址。1982年重建,四亭各有楹联、亭额碑名。[8]
龙山景点,历经沧桑,1941年4月~1945年8月,余姚陷敌,日军占领期间,划山为警戒区,驻日警备队,禁民上山。原有明清时所建之严子陵祠,谢文正(迁)祠,孙忠烈(大燧)祠,以及二王祠、朱黄合祠等悉遭破坏,仅剩屋宇。二王祠中王阳明冠带袍笏塑像,亦遭日寇盗去日本。
建国后1963年辟龙山公园、建园中园、天风园、花木圃、动物园,并建有四贤严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黄梨洲纪念亭,分别由当代书法家舒同、沈定庵、周而复、郭绍虞题额。舜水亭南有“朱舜水纪念碑”,为1982年日本朱舜水纪念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建,沙孟海书。其旁有滑寿亭为纪念元末客居余姚之名医滑寿。1986年建。
胜归山摩崖石刻位于城北郊,海拔147米,原名圣龟山。晋刘牢之战胜孙恩屯兵于此,改名胜归山,又称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间胡宗宪任县令,出公羡银赎民山地,禁止开山采石,树木成荫,于是渐成形胜之地。以后胡宗宪任浙江总督,胜倭寇归饮在山下,立有胜归山碑,吕本撰管见,书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珂摹丹入山,镌刻胡公岩三字,实其遗迹。后又在岩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国时已改为观音像,后又湮灭。解放前后,东西山崖雕刻佛像十四个,依山势凿雕,排列有致。[9]
客星山
客星山位于余姚城东北十里的安山桥北,与慈溪市交界处。原名陈山,为汉严光隐居与墓葬之地。宋乾道间,史浩知绍兴府事命县令蔡宪于严光墓下建客星庵,立严子陵墓道。客星庵碑邑人虞似良书。嘉定时于山巅建高节书院,明洪武时湮废。墓有题石曰汉严光墓,明正德时立石镌曰:“汉徵士严公墓”。墓以上有高风亭。清郑仕诗云:“姚邑东偏耸客星,十分孤秀十分清。”客星山又为“汉三老碑”的出土地。清咸丰二年山民上山掘得。1922年杭州西泠印社专辟“汉三老石室”收存。[10]
黄宗羲墓道位于陆埠镇十五岙村化安山,墓盖瓦如人字,呈圆弧山墙状。墓前设石桌、石凳。墓内无棺,遗体安置石床上,以期速朽。东南与忠端公墓两相对照。墓碣为四明(宁波)万经隶书。全祖望撰神道碑、毛奇龄撰墓志铭。后神道碑等湮灭。1956年省公布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革中遭破坏。1981年修复,1995年修建墓道,两旁植梅花百株,并建有龙虎草堂。[11]
四明湖位于梁弄镇西北,系人工水库,有八字桥山、玉兔岛、野猫湾、丁山等5岛。岛上植杨梅,湖中鱼虾捕捞量100多万斤。湖南畔狮子山顶建有“革命烈士碑”,碑高20余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书”。现四明湖以玉兔岛为中心,开发成为四明湖度假村,由香港张宇先生投资。[12]
白水冲位于梁弄南云根山与石屋之间。又名潺缓洞。瀑布高30米,飞流直泻,声如雷鸣,历代诗人多探胜吟唱,岸崖上刻“白水潺缓”四字。洞外原有祠宇观,为东汉刘、樊云翘夫妇向白道人学仙之处。得仙术升天后,后人在飞升处建祠观。后来唐玄宗遣使移观于此。宋徽宗御书为“丹山赤水洞天”。成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瀑布茶”产于此,唐陆羽名“瀑布仙茗”载入《茶经》。[13]
丹山赤水位于余姚大岚山柿林村溪边。沿溪悬崖峭壁数里,高数十米,石呈红褐色。岩缝中间生杂树,岩树花草,红绿相间,古名杀羊岩,相传仙人“杀羊渍血”于此。溪名赤水,因名丹山赤水,上有赤水桥。
余姚四岩窗位于华山乡大俞山巅。系一长方形悬崖。腰部列四洞穴,岩高30余米,长约60米,如四个窗户。唐刘长卿诗云:“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因此得名。岩下深谷有清泉碧潭,旁有屏风岩,上刻“四明山心”。
余姚芦山禅寺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姚江之北,芦山北麓。西邻河姆渡遗址,交通便捷。寺创建于唐乾元元年(785),南宋时赐额“芦山普光院”,隆盛一时,为文人学士游览探胜之地,陆游、范成大、史浩等俱有吟咏之作,流传后世。以后屡圮屡建。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十三年重修迨至民国。建国后,60年代,宁波、舟山等地僧众徙居于此。1992年修复开放。
文物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余姚河姆渡镇,1973年6月底发现。经两期发掘、专家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科学测定,距今已有6900多年历史,为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发掘面积约占4万平方米,相互迭压为四个文化层组成,共出土文物7000件,第四层最为重要。(一)发现大量稻谷堆积。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发源地之一。(二)发现大批木结构建筑遗迹。房屋为木结构干栏式长屋,营建技术,已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并用榫卯接合。(三)出土刀、匕、锤、铲、矛、碗等木器。家畜遗骸数量繁多,哺乳类有灵长目2种,偶蹄目9种,啮齿目2种,食肉目11种,长鼻、奇蹄目各1种。此外爬行类3种,鱼类8种,并有犀牛、象等骸骨发现。(四)夹炭黑陶,主要有釜、罐、盆、盘、钵5种。(五)出土耜、镰、哨、箭、镞骨器等20种。(六)墓葬27座,随葬品42件,及数十具河姆渡人遗骸。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鲻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丈亭镇西岳村鲻山东麓。遗址南北约100米,东西约25米,出土石器有斧、凿;陶片夹炭黑陶为主。夹砂灰红陶次之,从各种器型综合考察,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第三层。距今六千年。
通济桥位于余姚城区舜江楼南。全长90多米,共106级,石砌3孔拱桥,桥身连两边桥堍,其长43.39米,中孔净跨14.2米。桥面宽5.61米,两侧石板22块,望柱24根,其中桥顶4根雕刻着狮首莲花座。东侧曰:“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西侧联曰:“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始建于宋庆历七年(1047)为木桥,称德惠桥,后易名虹桥。元至顺三年(1332)改建石桥,易名通济桥。现存之桥为清雍正七年重建。古时海船沿甬江入姚江西上,此桥为第一座桥,故称“浙东第一桥”。
舜江楼位于余姚通济桥北堍旧城墙上。坐北朝南,二层五间,抬梁式穿斗式结合木结构,下层四周有围廊,连城墙高11.86米。元至元年间(1335~1340)建。后屡毁屡建。1982年遭火,同年修复。
余姚路凹空间推出首展——“First of All”,又多一打卡新地标
近日
静安又添一家高质量
年轻设计艺术画廊
Gallery All/ 凹空间
该艺术画廊位于静安区余姚路66号,绝美的纯白空间、静谧的室内环境、独特的设计风格、内置兼具艺术性和功能性的收藏级设计,在各大社交媒体中频频“刷屏”,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打卡。
上海静安,呈现13位设计师的作品,“凹空间”首展登陆静安!
什么是Gallery All /凹空间?
Gallery ALL/凹空间是2014年由陆骁和王愚在洛杉矶和北京成立的一家艺术品家具和限量设计品画廊,也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的专注于限量设计品和艺术品家具的画廊。
在过去的几年中,凭借其出色的现当代设计作品在国际艺术设计领域赢得广泛关注,同时也被知名设计艺术媒体The Design Edit称为“最值得关注的年轻设计艺术画廊”。
目前,Gallery All /凹空间正在开设首展——“First of All,”,该展览集中呈现了13位设计师近50件作品。
据悉,本次展览活动将“First of AII,”主题划分为:目光先于言语、沉默剧场、幻觉的炼金术、结晶的宇宙、世界的展开五部分,观众可通过标志牌指引完成观展。
观展人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碰巧路过这边,看到纯色的装修以及简约的“First of all,”的标示,忍不住进来看一下。“之前对于艺术画廊的理解就是一个办展览、可以收藏、购买作品的地方,但今天观展过后,对其有了全新的理解。”
一入展厅,首先来到的是“目光先于言语”的展区部分,映入眼帘的是两张由坎帕纳兄弟设计的特别沙发:数个毛绒玩具和不锈钢组成的《熊猫沙发》和《蛋糕凳》。两幅作品与环境相融合,强调材料的再利用,明亮的颜色、混乱的创造性,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此区域,一件窗外景象处于不断变动的作品同样吸引着大家的视线:目光透过半开的窗户,窗外的滑雪者在尽情玩耍......
这幅名为《在多洛米蒂山滑雪-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作品由Anotherview团队设计,该团队不断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特景观,将其置于窗中。观众可在Anotherview的窗前尽情呼吸,享受窗外风景带来的欢愉。
在“沉默剧场”展区,展出了谭志鹏、关楚兰、James Jean、Humans Since 1982等多位艺术家及团队带来的作品,其中由铝和电子元件制成的《钟-大号》和数字模拟、纯平屏幕打造的《动态系列:瀑布》受到众多顾客的喜爱。
《钟-大号》:由24个纯白色表盘及黑色指针构成,黑色指针旋转速率及方向各异,但终会在24个表盘中形成“1650”字样。
《动态系列:瀑布》:由五块纯平屏幕组成,屏幕中不同的动态瀑布喷腾而下,或雄浑、或灵动、或大气,构成一幅幅动态的“人间仙境”。
两幅作品均来自Humans Since 1982,Humans Since 1982是一个开创性的创意工作室,现由一群对动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的艺术家们组成,在共同的好奇心下探索时间、技术和事物的多元化理念。在2018年,其团队在新加坡樟宜机场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动态雕塑之一——《时间永不停歇》。
在“幻觉的炼金术”展区部分,由罗黛诗和Anotherview的作品组成。罗黛诗擅长以铜为媒介,创造取材、生长于自然的作品,其中在该展区展出的《复调》,通过“擦”这简单的动作,搭配传统的铜着色、水墨画、岩彩等技法和材料,从原本的各自独立,到最后和谐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复调。
另外在此展区也展示了Anotherview的另外两幅作品:《封城后的许愿池》和《波托菲诺的初夏》:熙熙攘攘的人群、柔软细腻的沙滩、广阔的大海......透露出无限的生机。
在“结晶的宇宙”展区部分,陈列了众多由水晶树脂、玻璃、陶瓷及灯管构成的作品。该展区的作品的设计师王画出生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她擅长用不同媒介在作品中阐述她所感兴趣的哲学问题。
观展人顾女士告诉记者,王画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力量的流动,尤其是《托起粉色的力量》和《渐渐聚焦的温度》两件作品,会感觉有股力量在积聚、向上。
在“世界的展开”展区部分,展出了由共代谢工作室设计出的七个以各种颜色的亚克力和不锈钢为主体的作品,主要分为公私合用系列及位移系列,跨越家具、装置、摄像互动新媒体等领域。
“First of all,”展览时间
将持续至2022年3月6日
免预约参观
来源:上海宝山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963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