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道的唐山人,因为热爱家乡,更是出于某种责任,有时间便骑车或步行穿街走巷,试图发现并找到那些尘封多年的历史遗迹。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真的发现了几处百年建筑,但其中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却只有汉斯别墅这一处。
汉斯别墅位于市区大城山南麓草场街社区西北部的原唐山陶瓷厂院内。该厂始建于1914年,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汉斯别墅也建于当年。 2012年,唐山陶瓷厂被整体拆除,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处建筑和南门暂时保留。从南门进入,向西北步行约50米处的那栋平房即是汉斯别墅。
别墅的前方是几组台阶,使得整个建筑明显高出不少,正房大门前方回廊下的条形大石台阶共十级,现在为九级,因为最下边的三级已因毁损而被并为两级,用粗糙的水泥磨平而成,稍加留意便能分辨得出。
整个别墅坐北朝南,从正面看,呈长方形单层、尖顶瓦房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阔32米,进深26米,建筑面积832平方米。正房的大门在偏西的位置,是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建筑物的前后左右四面建有长廊,前、后共有10根廊柱,两侧各有6根,总长度约116米余。廊柱下面是青灰色砖搭垒出的不足半米高的围栏,围栏上的青砖错落有致,十字星镂空图案下又是一米余高的石砌地基,每根圆形木质廊柱植于一个上六面、下八面形状的石墩之上,接触巧妙,严丝合缝。建筑物通体刷白,圆形廊柱及门窗呈红色调,廊檐下是长方形木板与方木棱排接而成。由于年久失修,廊柱、门窗和雕栏上的红漆早已开裂,双峰高屋顶依然如故。正房室外的东西早已无影无踪,但房屋的基本外观构造没有质的改变,古老的建筑风格和大气的设计使这座洋房仍焕发着迷人魅力。
大门为两扇对开玻璃木门,左侧锁已破损,从正门进入洋房室内,是一个贯通北门的过道式大屋,过道西侧有屋3间,南侧两间稍大些,北侧是一小间。在那个直通北院的过道中间位置,向东也有一过道,恰与那个南北向过道大屋成“丁”字形,将东半部一分为二,东南侧有2大间,东北侧3小间。每间屋门宽阔高大,皆上好的厚重实木,门框也为全实木包口,但屋内和屋外门框有明显区别:屋内门框上缘均为三角形,屋外门框上缘则为直线,与下方两侧,呈长方形。很明显,屋内的门口更为讲究,也更为美观。屋内外门把手是全铜的,屋内地板都是15厘米宽的条形木质地板,踩上去咚咚作响,8间屋子都建有壁炉,但现在全部废弃且用砖堵死,墙皮也被刮掉,只露出层层镶砌到顶的规整青砖。每间房顶四周都贴着宽约1尺的石膏线,据说,屋内原来还有主人特别喜爱的各样罗马式雕塑。屋高近4米余,室内宽敞明亮,踢脚板、门和地板均选用优质菲律宾木、美国松制成,配以大红漆油刷。据记载,当时,建筑别墅的的材料包括金属管材、灯具、木料、吊扇、门、窗帘、玻璃以及钉子、门锁、折页、特大号插销等所需物品,均从德国等欧美国家运来组装或拼接而成。
按理说,单层并建有回廊的建筑,采光都不佳,但汉斯别墅则不然,它是建在高高的地基之上,设计者还特别在这座别墅内部廊道上设有天窗,加之近3米的落地玻璃门窗,以及回廊4米挑高的设计,使阳光最大程度地洒进每间屋子。
在别墅的东侧约50米左右,有一同样建筑风格的厢房,朝向东,共3间,约60平方米。让人揪心的是,尽管汉斯别墅正房前有一块“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但除正房和厢房的外表部分粉刷或修整外,屋内至今仍被用作杂物储藏室,堆满了桌椅板凳和垃圾桶等保洁用品,没被占用的屋内更是满屋灰尘。
介绍汉斯别墅,就必须了解它的主人——汉斯及其家人。
汉斯·昆德,德国汉堡人,生于1870年,是一位出色的地质工程师。1900年,携夫人来到唐山,受聘于唐山细棉土(水泥译音)厂,就任总技师。从此,昆德一家开始了在唐山的工作和生活,昆德夫妇在唐山生育二儿一女,长子卡尔·昆德,次子奥特·昆德,女儿安妮塔·昆德。当年,由于开平矿务局(开滦矿务局前身)被英国资本家骗占,细棉土厂也落入英国资本家之手。汉斯·昆德保存了细棉土厂的档案资料,并断然拒绝了英国资本家的重金收买,将档案资料交给了实业家周学熙。后来,周学熙在其《自述年谱》中写道:“使昆德者当日不携出或私授英人,则此产早与矿产同入开平掌握中矣。所以未蹈复辙者,昆德之功不可没”。
汉斯·昆德去世后,他的两个同样在水泥行业崭露头角的儿子继承父业。长子卡尔·昆德积极参加兴建江南水泥厂等事宜。1937年底,侵华日军进攻南京,身为代理厂长的卡尔·昆德,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把江南水泥厂变成了南京最大的流动难民营,先后共接纳保护了3万多难民,时间长达半年。汉斯的次子奥特·昆德在其父去世后,心甘情愿地留在了唐山,继续经营启新磁厂。
汉斯父子两代人于唐山乃至中国近代水泥和陶瓷业功不可没,在某种意义上讲,汉斯全家推动了唐山的近代工业大发展的时代。这也是笔者有感而发,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考察并撰写此文的初衷之所在。
眼前的这座汉斯别墅,周围已没有了院墙,包括原唐山陶瓷厂(启新磁厂)在内的所有建筑几乎全部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栋栋高档别墅群,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曾留下过“中国水泥技术鼻祖”——汉斯一家人近半个世纪的身影和足迹,更记录了唐山乃至全国水泥、陶瓷坎坷发展的那段历史。
笔者希望: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要树立“成物不可擅自毁坏”,“文物保护与项目招商同等重要”的思想,期待家乡现存本来不多的文化遗址、遗迹不再被损毁伤害。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970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