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53个央企数字债权凭证平台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财务公司

据小供不完全统计,目前98家央企中已有

43家

央企共建立了

53

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亦称“供应链债务凭证”,简称“数字债权凭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为该平台已发标启动建设

部分央企存在其旗下多个子公司分别依托不同业务优势打造不同数字债权凭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其中由商业保理公司发起或者运营的平台约20个,其他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数字科技公司、电子商务公司以及实业子公司均发起或者运营的案例。

01 多个平台规模超百亿

央企数字债权凭证平台依托强大的产业背景,已有多个平台规模超过百亿元。

铁建资产倾力打造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铁建银信平台

,在2021年9月即已累计为中国铁建产业链中小微企业提供保理融资服务款项突破千亿元,成为首家“千亿央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它标志着资本集团在服务主业、以融强产上迈入新的里程,在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普惠金融服务发展上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电建旗下

电建融信

,已累计实现电建融信开具规模756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23日

)。

国家电投旗下

“融和e链”

,截至2022年6月27日平台业务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功跨入“千亿”俱乐部。

中国电子旗下

中电惠融供应链金融平台

,截至2022年底累计交易规模突破610亿元。其中,好链账单已触达九级供应商,向平台申请融资的供应商最深已到七级,单笔融资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占90%以上。2022年内降息3次,从4.95%到3.95%。

华能集团旗下华能智链运营的

“能信”

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平台,

截至2022年底,平台核心企业206家,服务供应商2280家,累计开立“能信”409.29亿元,实现融资70.21亿元。

中交集团旗下

中交上航局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

自2019年8月上线,目前已入驻集团内核心企业15家。该平台的主要产品为数字债权凭证,该平台目前已经签发凭证超130亿元,融资规模超过100亿元,服务供应商3000家。

中国宝武旗下

“通宝”

数字债权凭证产品,规模或已超过千亿。

南方电网旗下“

南网e链”

于2021年6月发布上线,至当年月底平台服务规模已超过15亿元,至2022年底,该平台交易规模已超过百亿元。

02 一家企业多各平台

以中交集团为例,

其电商平台、资本控股平台以及多家子公司运营多个数字债权凭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其中,中交上航局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晋级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决赛,该平台自2019年8月上线,目前已入驻集团内核心企业15家。该平台的主要产品为数字债权凭证,该平台目前已经签发凭证超130亿元,融资规模超过100亿元,服务供应商3000家。

通用技术集团

旗下通用技术财务公司、通用技术咨询公司(电商平台)和环球医疗分别建立并运营以数字化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为产品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03 新平台建设速度或放缓

小供注意到去年以来,已有包括中广核“e鹭云链”、东风汽车“东风融E单”、三峡集团“三峡通证”、中核集团中核保理“核信”、五矿集团“五矿易付”、五矿集团五矿信托“五矿信易链”、中化学集团“化学数科银信”、招商局数字债权凭证等平台等上线。包括中建材“建材信证”、中能建旗下能建国化保理数字债权凭证、中化保理“化小信”。

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完成数字债权凭证平台的建设,新平台建设速度或放缓。

04 如何建设百亿平台

打造平台就是打造影响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平台的能级。

什么是平台的能级提升?

从业务平台发展为集团的统一平台,从公司平台发展为区域平台,从集团平台发展为行业平台,从单一功能平台发展为多元功能平台。

小供注意到部分产业集团在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时,虽然带着“自上而下”推动的特征(如“红头文件”等),但如果行业适用性强,产品不能较好地贴合交易习惯,难以自然地嵌入了原有供应链生态,平台仍难以发展。而部分平台,虽然政策一时难以到位,但依靠需求真实完整地理解、基于需求的定制化产品设计、平台开放带来的产融生态力量等平台依然取得了快速成功。

特别是,如果一个大型产业集团内部存在部分组织功能重叠的情况下,面对供应链金融会天然地产生“赛马”机制:财务口(金融口)天然具有金融机构对接优势、采购口掌握着大量的供应链资源、科技口具备科技能力具有建设平台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情况下,一个集团内部做着同样供应链金融事情的多个组织、多个平台的事情并不鲜见。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小供认为平台要冲百亿,首要的就是持续打造平台影响力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平台能级,最终实现从业务平台多统一平台,从单一平台到区域平台,从区域平台到行业平台的转换。

这种平台能级的取得不论是来自“自上而下而推动”抑或是来自“自下而上”的求索,但通常都离不开贴合交易习惯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创新寻求的场景服务能力提升、技术不断优化带来的客户体验提升、开放平台建设带来的充裕资金活水、通过善用政策带来的影响力扩大以及最终形成的平台能级提升。

第一,贴合场景和需求设计产品。

仅以应用最广、最简单的数字债权凭证产品为例,

电建融信推出的“下游业主融信”

,不仅解决了成员单位与业主单位上下游供应链的中短期资金压力

,助力成员企业压降两金

,还增强了电建成员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业务合作粘性。

三一金票推出的

“金易换”

业务,供应商以数字债权凭证为标的进行质押,可将数字债权凭证额度置换为等金额的银行授信额度并用于可用于银票、信用证、保函、流动性贷款等多种业务场景,

实现了商业银行向银行信用的转换

,改变了供应商对数字债权凭证的接受意愿,大大提升了数字债权凭证的流动性。

比亚迪

推出的

“现金折扣”

业务,

以数字债权凭证为载体,引入“可变对价”,在无账户限制、无需合同发票、无需签收凭证以及更低的折扣率的情况下,支持供应商变现应收账款。

某平台推出

“不完全强确权”

业务,通过引入外部增信机构和内部流动性支持机构,解决了核心企业账期不固定,以往业务难以开展、金融机构难以授信等的难题。

这些贴合具体场景和核心企业真正痛点的产品,在特定场景下,因为更针对产业链需求痛点而大大改变了用户对于平台的接受度和使用习惯。

第二,开放平台,接入多个或多类型金融机构。

对于产业类平台来说,“开放、共享”是大势所趋。金融资源是平台运营的关键资源,产品和价格层次分明金融机构体系是平台持续扩大影响的关键一招。

小供注意到,多数成熟平台在过去一年的发力重点亦是对接金融机构

:一是,以产业资源整体而非单个业务实现与金融机构整体的合作沟通,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平台在产融生态构建的主导权,提升平台影响力;二是,发挥协同优势,分别从产业端和资金端,寻找满足用户需求的更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方案;三是,发挥区域银行优势,用好本地化资源。

小供注意到某央企平台自2018年建立以来,已累计对接29家各类金融机构,从产品、成本和个性化需求等各个方面,有效地满足了供应链上用户的各类需求。

第三,善用政策、扩大影响。

平台要善用政策,不断扩大平台影响,小供认为这是提升平台能级的利器

一是,积极参与各类试点创新

。如将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安全发展、数字经济、数字人民币、支持实体经济等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各类监管创新试点(如国电投融和e链入选人行监管沙盒试点),畅通监管沟通渠道。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

。企业孵化出来的平台积极向集团申请政策支持,地方国有企业积极联合当地金融机构向主管部门申请政策支持,争取将平台能力提升一个维度(从业务平台到集团平台或从公司平台到区域平台)。

三是,分享行业领先实践,赋能行业其他用户

,将集团平台发展为行业平台,真正为集团发挥产业链中的关键地贡献力量。

第四,协同赋能、争取主动

能级提升之后,平台要积极发挥平台影响力,从较大能级层面吸引、赋能其他平台。吸引力越大,说明该平台能力越强。如科技公司搭建的平台,可将集团内的金融单位作为资金方吸引过来,避免“重复造轮子”。如金融公司搭建的平台,要通过推动系统直连的方式,实现对产业场景的互联互通,发展成为内部数据流通和传递的基础设施。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影象测量仪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993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推荐】53万债基今日收益1522只鸡5个蛋5只鸡4个蛋缠中说禅基金
下一篇: 【推荐】53人被抓基金圈职业应聘者团伙落网数十家私募被骗私募基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