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滴滴、快的两大打车软件公司合并后,国内互联网领域有望迎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合并。
“国内分类信息网站巨头——赶集网和58同城(NYSE:WUBA),短期内可能会合并。”16日,一名投行人士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赶集网与58同城合并是对彼此管理团队、股东最好的交代,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15日和16日,58同城股价的大涨也成为上述传闻的佐证。但截至16日导报记者发稿时,两家公司尚未对相关传闻发布任何公告。
合并可能性极大
种种迹象显示,赶集网、58同城最终“牵手”的可能性极大。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合并传闻传出的第一时间,就有消息称百度也向赶集网发出收购要约。
“一旦赶集网走向百度,对58同城而言将颇为不利。”16日下午,国际财务管理师协会山东中心主任王陈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赶集网成为“百度系”公司,难免会获得流量倾斜待遇。
显然,这是58同城与姚劲波(58同城创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就投资人而言,似乎也希望看到58同城与赶集网的“牵手”。“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资本意志不容忽视。”王陈认为,分类信息两大巨头多年来的缠斗消耗巨大,若趁现在赶集网尚未上市实现合并,对投资人而言不失为理想的退出方式。
但与快的、滴滴合并有所不同的是,赶集网与58同城的力量对比并不均衡。
有消息称,自去年8月赶集网获得2亿元的融资后,再未有新一轮融资。而提前上市和腾讯20%的入股,也让58同城在资金、品牌知名度上快速领先赶集网,进一步拉大了竞争差距。
实际上,58同城和赶集网传出“绯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之前,赶集网数次拒绝“牵手”58同城,但在上市计划延迟,上一轮融资将“烧”尽的当下,赶集网必须要找到新的接盘人。相较之下,58同城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利与弊
滴滴与快递的合并,显现了资本意志对互联网公司的影响。若赶集网与58同城合并,看点更多。
“58同城、赶集网,两者在业务上基本重叠,业务进行合并的意义在于实现市场的绝对垄断,两者合并后份额将高达70%以上。”王陈认为,业务类似,均为分类广告,合并后双方在广告支出方面短期内最明显的协同效应,这将有利于两家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
同时,尽管两家公司都已覆盖了中国大部分主要城市(相对于赶集网,58同城更多地采用直销模式),但两家公司在不同地区的优势可以互补。
但即使合并成功,也未必能实现“1+1>2”的效果。
实际上,在国内互联网领域,不乏业内前两大巨头整合的案例。比如,此前优酷、土豆也是业务重叠的公司,为了降低竞争成本进行了合并。合并之前两者市值总和为60亿美元,而合并后目前只有20亿美元。
对于用户而言,垄断并非好事。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快的与滴滴合并后,许多用户反映获得的打车红包金额较以往少了许多。
“在竞争不充分的本地分类信息市场未必是好事。”王陈认为,垄断难免带来垄断定价,这些成本最终会转移到用户身上。
有消息显示,58同城和赶集网合一旦并,新公司估值最高将达到100亿美元,或许将招来反垄断调查。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996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