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以“金融赋能与产业合作助推贸易投资”为主题的2023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合专场”举行。活动期间,5个金融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上合示范区首家融资租赁公司正式成立,CIPS上合跨境创新实验室同步揭牌。
活动现场,六合科技产业基金等5个金融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落户上合示范区,将进一步丰富上合示范区的金融业态,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高效对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和优势产业向上合示范区集聚。
上合示范区首家融资租赁公司——山东高速上合(青岛)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7亿元,将依托上合示范区平台,聚焦上合组织国家间投资贸易便利化,开展“物流+贸易+金融”特色金融服务,进一步补齐上合示范区金融市场短板,发展上合特色地方金融产业,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提供金融支撑。
作为上合示范区创新搭建的重要金融平台之一,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合跨境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四方共同建设,将聚焦人民币跨境支付服务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面向境内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终端用户,开展信息收集、系统建设、联通测试、课题研究、创新成果验证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血脉。“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积极探索‘信用上合’‘上合·银关通’等创新制度,出台23条金融政策举措,落地QDLP等基金,鼓励境内外合格资本及优质的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更好开拓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林长华介绍,以今年1月揭牌成立的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为例,截至6月底,该中心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42.88亿元,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投资往来提供更加便捷的结算渠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吸引金融资源要素集聚,有效推动产业链和资金链整合,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金融生态,为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林长华说。
会上,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软通智慧集团副总裁、战略合作中心总经理刘超,法国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工业副总裁胡大明,齐碳科技副总裁杨扬等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企业代表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行深入探讨,探索产业聚集与贸易投资创新路径。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姜方梅 王珊 报道)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999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